当前所在:首页 > 资讯动态 > 武汉黄陂区:污水变清流 乡村美起来

武汉黄陂区:污水变清流 乡村美起来

发布时间:2023-10-13 作者:佚名 来源:武汉市农业农村局

  

  秋天,位于武汉市黄陂区的玉枝店村水清似镜、远山如黛。潺潺清流通过沟渠,源源不断地流入村前的小河里。

  这样的美景得益于湖北省最大的农村生活污水治理项目——武汉市黄陂区农村村庄生活污水治理项目。该项目覆盖黄陂区2000余个自然村,惠及村民约12万户,近日通过验收,首批处理设施已投入运营。

  “以前,村民们的生活污水直排入河流,导致河水变臭、蚊蝇孳生。”玉枝店村党支部副书记龚光银说,现在各家各户的污水,通过管网流入污水处理设施,集中处理后再排放,“水更干净了,河流池塘更清澈了,人居环境显著改善。”

  记者在河边看到,有一处种满绿草的空地,被篱笆环绕起来,满眼绿意与四周乡野风光融为一体。草地上有几个整齐排布的井盖,打开井盖,水声哗啦啦入耳,水流正排入地下装置。

  “这下面其实是一处地埋式生活污水处理设施。”中建三局黄陂区农村村庄生活污水治理项目负责人喻辉国介绍说,村里每户人家产生的污水首先会进入格栅井过滤,然后依次进入预发酵池、厌氧池、兼氧池等5个处理池,经水解、酸化、吸附、代谢等一系列生化反应后达标排放。

  “处理后的水达到了湖北省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水污染物排放一级标准,可直接用于农田灌溉。”喻辉国说。

  据介绍,该项目共建成近600座这样的集中式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方案因地制宜,在地势相对平缓的村湾采用地埋式一体化设备,而在地势高差较大、地质为岩石的村湾采用地上式一体化设备。经过绿化改造,这些污水处理设施与美丽乡村建设融为一体、相得益彰。

  项目还在较小的村落建设了5万余座分散式污水处理设施,1800多公里的污水管道连接起数以万计大大小小的处理设施,织起一张巨大的污水处理网。

  为运营好如此庞大的污水处理系统,每座污水处理设施都安装了感应器,各种运行数据实时显示在项目运营管理平台的大屏幕上,一旦出现故障就会自动报警,同时还能实现一键远程操控。“农村污水处理设施数量多、分布散的运维难题,在工业互联网技术、云技术等支持下迎刃而解。”喻辉国说。

  武汉市黄陂区有国家5A级旅游景区黄陂木兰文化生态旅游区,在刚刚过去的中秋国庆假期,有大批游客前来观光。“环境越来越好,不少在外务工的村民回到村里开办民宿,发展休闲农业,收入也提高了。”龚光银说。

  附件:

   站所收集的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原文链接:http://nyncj.wuhan.gov.cn/xwzx_25/whsn/202310/t20231010_2276680.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农民调研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农时代农业技术研究院主办|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农民调研网 nmdy.org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019387、010-80440269、010-69945235
监督电话:18516948318,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敬胜胡同甲3号东侧;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邮箱: qgsndy@163.com 客服QQ : 2909421493 通联QQ : 213552413
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
北京中农时代农业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