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应对近期持续阴雨天气,做好全市“三秋”机械化生产工作,提高农机防灾减损能力,确保颗粒归仓、应种尽种,结合西安市自然条件和农业生产实际,提出本技术措施。
一、机械化防灾技术
(一)水淹田及过湿地块机械化作业技术
1.水淹田应及时排涝。田间积水严重且具备排水条件的地块,采用水泵等排灌设备及时排水;无法抽排的积水地块,及时开沟沥水,可使用挖掘机等在地头、地侧面开挖V型或U型排水沟。在缺少电力供应条件下,可选用柴油机、汽油机、拖拉机等作为水泵等排灌设备动力源。
2.过湿地块机具的选择与调整。长时间浸水且呈泥泞状态的农田,优先选用履带式农业机械,提高机具通过能力。应急抢收过湿地块玉米时,可通过调整改造履带式谷物联合收获机进行作业,注意调整滚筒转速、凹板间隙等工作参数,并更换玉米专用割台或在割台加装接穗板。应急抢种小麦时,宜采用多功能复式作业机具或旋耕施肥播种机,以减少作业环节,避免破坏土壤。
3.作业技术要点。作业时,应降低作业速度,避免急进、急退,做到匀速作业;转弯调头应缓慢,避免在同一位置多次转弯调头;如遇机具打滑、下陷、倾斜等情况,应及时停车处理。收获作业时,应及时卸粮,尽量减轻整机重量。小麦播种时,尽量将前茬作物秸秆离田处理,应适期适墒播种,宽幅沟播技术适宜播量一般控制在12.5~15kg/亩,超过适期晚播时间的,每推迟2~3天,播种量增加0.5~0.6kg/亩。
(二)倒伏作物机械化收获技术
收获倒伏玉米时,优先选用割台宽度长、倾角小、分禾器尖能够贴地作业的高性能玉米收获机;也可在普通玉米收获机割台上加长分禾尖或加装倒伏扶禾装置,增加扶禾作业行程,并适当减小割台倾角。
倒伏角小于45度时,对收获作业影响有限,一般不进行特殊处理。倒伏角大于45度时,应在对行收获原则下,采用逆向收获或侧向收获方式。应根据倒伏情况,实时调整收获机分禾器尖与地面的距离,尽量扶起倒伏玉米;应及时清理割台。
二、机械化减损收获技术
(一)选择适宜收获期
适期收获可增加粒重、减少损失、提高产量和品质。作业前,应准确判断确定适收期,过早或过迟收获会增加损失率和破碎率。
(二)选择适宜收获方式和机具
收获玉米时,籽粒含水率在25%以下,优先选用玉米籽粒联合收获机一次性完成摘穗和脱粒作业,宜选用纵轴流机型;如不具备籽粒收获条件,可选用摘穗型玉米收获机进行果穗收获。
(三)做好机具检查调试
作业前,依据使用说明书对机具进行全面检查与保养,确保机具技术状态良好;根据作物成熟程度、籽粒含水率等对收获机作业参数进行调整,并进行试收,试收作业距离一般为30—50m。试收后,需要时进行必要的调整,直至作业质量达到要求,再投入正常作业。
(四)机收作业注意事项
1.提前规划行走路线
玉米收获时,应根据地块形状,依次进行作业;如有必要,可提前开出收割道。
作业时,机具行进方向应尽量保证与种植行平行。
2.合理控制作业速度
根据机型特点、植株密度、干湿程度等因素选择合理的作业速度;当早晚及雨后作物湿度大时,应适当降低作业速度;作业时,一般先低速收获,然后逐步提高至正常作业速度;严禁使用行走档位进行收获作业;低速行驶作业时,不能降低发动机转速。
3.科学规范驾驶操作
作业时,应通过调整作业速度和幅宽实时控制喂入量,使机具在额定负荷下工作,降低夹带损失,避免发生堵塞故障;应注意幅宽衔接,避免相邻两个作业带之间出现漏收损失。地头转弯时停止作业,直线行驶后再开始作业。注意地头、边角和障碍物附近作物收获情况,做到应收尽收,减少损失。
(五)及时烘干
收获的玉米籽粒,宜选用连续式烘干机;收获的玉米果穗,应先离地储存,通风降水,待籽粒含水率降至25%以下后,再脱粒并烘干。
烘干时,玉米籽粒(不包括制种玉米籽粒)温度一般不超过50℃,最高不超过55℃,应控制一次降水幅度不大于18%或平均干燥速率不大于2.5%/h;烘干后,谷物色泽气味应无明显变化,无热损伤粒、焦糊粒。
分享: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农民调研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敬胜胡同甲3号东侧;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