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乐县二塘镇“围绕特色产业抓党建,抓好党建促产业发展”,大力发展柿子产业,走出一条“柿”业有成促乡村振兴的新路子。
党建引领聚合力,树立“柿业心”。积极推广“党组织+联合社+党员示范户+农户”的产业发展模式,形成“党组织引领、联合社带动、党员带头、群众参与”的良好格局,将强大的党建优势转化为强劲的发展动能,实现党建和柿子产业融合发展。组建柿子产业科技带头人队伍,举办新型农民科技培训班10期,培训农户1100人次,发放技术资料6000余份,农户科学种植柿子的水平得到大幅度提高。2023年,全镇月柿种植面积达25000亩,主要分布于新华村、牛角村和大展村等16个村委,从事柿子产业生产种植、加工、经营的农户达到10000多户。
党建引领强基建,铺开“柿业路”。充分发挥党建促乡村振兴作用,以乡村建设为载体,不断补齐基础设施短板,夯实工作基础,持续优化产业发展环境,用心用情解民忧办实事,切实将党支部政治引领和为民服务职能延伸到产业发展中,协助解决农户水、电、路等产业发展问题。2023年来,共批复基础设施项目14个,总财政衔接资金477.5万元,其中硬化路修建4条,水渠3条,护栏项目3个,道路修复项目2个,农村基础道路照明工程2个。投入376.1万元用于实施新华村月柿特色农业种植示范基地基础设施工程项目,投入200万元牛角村修建冷链仓储综合体,投入15万元完善柿饼加工相关配套设施,完善的基础设施打通了二塘镇柿子产业发展的种植、运输“血脉”。
党建引领谋发展,助推“柿业兴”。“柿子的价钱非常好,从8月下旬开始卖果到现在已经有6万多元的收入,按亩产8000斤计算,每斤1.3元的生果,我种了20亩的果树,今年的收入在20多万元。”二塘镇大展村致富带头人王小军说。根据把党建延伸到产业、党员聚在产业链上、农民富在产业链上的思路,二塘镇推出“党组织+公司+农户+农产品销售”的特色农产品经营发展新模式,形成集种植、加工、冷链、线上线下销售和运输于一体的产业链。借助柿子产业优势,二塘工业园区的加工业、生态农业公司和农产品购销经营主体等专业团队应运而生,达15余家,为当地群众提供了大量的就业岗位,成为了促进二塘乡村和城镇居民增产增收的支柱产业。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农民调研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敬胜胡同甲3号东侧;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