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首页 > 资讯动态 > 江城市民尝鲜秋天第一盘红菜薹

江城市民尝鲜秋天第一盘红菜薹

发布时间:2023-10-10 作者:佚名 来源:武汉市农业农村局

  

  武汉人秋冬季节最爱吃的红菜薹,悄悄赶在十一黄金周里就在菜市场里露面,每斤最高超过10元,却依然有不少市民愿意花钱尝鲜。

  与往年不同,当下进入市场的红菜薹主要来自四川,因为出产量少、运输成本高,以及假日效应等原因而形成相对较高的价格。这个黄金周里,因为日间温度不算低,有市民笑称自己是“打着赤膊吃腊肉炒菜薹”,就是想提前尝尝那个熟悉的味道。

  不过,记者从武汉农业部门了解到,随着天气逐渐转凉,尤其是昼夜温差不断拉大,本地的红菜薹有望在10月中旬出产,进而大量补充市场,将这一时令菜品的市场价稳定在亲民价位,市民也可以用最经济的方式品尝“秋天第一盘红菜薹”。

  

  双节黄金周里,红菜薹热卖

  红菜薹亮相黄金周,身价两天打对折

  10月1日一早,市民丁女士来到汉口台北路的一家生鲜市场里采购当天的菜品,一下就盯上了一家正在摆放红菜薹的摊位,立马上前查看菜的品相。

  “这么早就有红菜薹卖了,嫩不嫩?甜不甜啊?”尽管丁女士知道菜贩会给出肯定的回答,但还是忍不住问出了好几个问题:“这菜薹梗子看上去还蛮细,吃起来会不会苦啊?”

  面对丁女士一连串的问话,操着四川口音的摊主回答:“这些菜薹都是每天早上送过来的,刚出产的头批货,放心,嫩得很。”

  黄金周里上市的红菜薹口感是不是够嫩,也许当下的价格可以提供借鉴。在这座市场里,红菜薹每斤从7元到10元不等,区别就在于梗子的粗细,以及采摘时间的早晚。“早上的菜越新鲜,价格就会稍微高一点。”

  在汉口长港路的露天菜市场里,记者找到了一家经营红菜薹的商户,在售的价格为每斤6元到8元。“放假前两天卖过12元一斤,现在只有那时候的一半,便宜多了。”在老板的极力推荐之下,驻足选菜的市民多少都会买一些。

  

  双节黄金周里,红菜薹热卖

  四川货抢占国庆档,薹小梗细味偏淡

  采访中,记者发现正在十一黄金周里上市的第一批红菜薹并不是来自本地,而是号称在四川种植、运送到武汉市场的。

  “全国都知道武汉人爱吃红菜薹,而且也有其他很多地方的红菜薹销量连年上涨,我们就把武汉优质的红菜薹种子带回四川,根据当地的气候特点来种植。”一位刘姓的红菜薹商贩称,进入9月底以后,四川第一批红菜薹进入采摘期,他们赶紧采收以后送到武汉,果然在节前就卖得不错:“中秋、国庆双节的假期里,大家都更舍得花钱吃自己喜欢的菜,红菜薹肯定会有比较好的市场。”

  抢占国庆档的四川红菜薹到底味道如何?在长港路菜市场里,买了20元红菜薹的市民马先生称,今年第一次吃红菜薹是在放假前一天:“一斤12块钱真不便宜,忍不住还是买了一把回去清炒,没想到味道还可以!”

  按照马先生的体验,当下黄金周里上市的红菜薹梗子比较细,“薹”比较小,吃起来的口感比较清甜,嫩度也还算不错,只是“菜薹味”偏淡:“尝个鲜还是不错的,毕竟时间还是早了些,往后应该会越来越好吃。”

  

  本地菜薹即将出产,中旬可享亲民价

  “武汉作为中国种都,在近年来的优质种苗的研发和繁育方面成绩突出,红菜薹也成为全国都可以种植的蔬菜品种。”农产品市场观察人士认为,四川菜薹进入武汉市场既说明了红菜薹已经从“本地明星菜”变身为“全国时令菜”,也由此表明武汉种业的发展越来越“接地气”,不断丰富全国人民的餐桌。

  在蔡甸种植红菜薹的农户郭彩红介绍,从两三年前开始,她所在的蔬菜基地就种植了红菜薹的早熟优品“鄂红4号”,菜薹不仅长得快,梗子也是又粗又长,很有看相,口感也比此前提前采收的菜薹品种更嫩甜。

  对于首次在9月底就亮相市场的红菜薹,武汉现代农业教育中心蔬菜专家介绍,主要原因除了菜薹品种特性使然以外,还有重要原因在于近期的昼夜温差不断加大,帮助红菜薹更快、更多地蓄积并贮存糖分,直至达到可以提前采收的成熟度。

  按照规律,本地种植的早熟优品红菜薹会在十一黄金周假期结束后不久,也就是大约十月中旬的时候集中采收上市,届时有望与外地红菜薹形成充分竞争,市民则可享受到更加亲民的价格。

  武汉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负责人表示,近年来,武汉积极推广具有浓厚地方特色的红菜薹标准化生产,通过科学研发指导和防病虫害管理,不断提升红菜薹质量,同时加快推进红菜薹的产业化、规模化和品牌化,让武汉红菜薹产业链越来越红火,不仅成为全国闻名的武汉招牌时令菜,也带动了其他蔬菜产区的种植。

  附件:

   站所收集的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原文链接:http://nyncj.wuhan.gov.cn/xwzx_25/whsn/202310/t20231007_2274525.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农民调研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农时代农业技术研究院主办|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农民调研网 nmdy.org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019387、010-80440269、010-69945235
监督电话:18516948318,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敬胜胡同甲3号东侧;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邮箱: qgsndy@163.com 客服QQ : 2909421493 通联QQ : 213552413
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
北京中农时代农业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