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首页 > 资讯动态 > 满田尽披“黄金甲” 千亩水稻喜丰收

满田尽披“黄金甲” 千亩水稻喜丰收

发布时间:2023-10-10 作者:佚名 来源:武汉市农业农村局

  

  稻谷黄、秋收忙,眼下正值中稻成熟时期。9月27日,在武汉市新洲区徐古街桃花寨村,一片片金黄色的水稻迎风摇曳,收割机忙碌穿梭在稻田里,伴随着轰隆响声,一茬茬水稻被源源不断地“揽入怀中”,收割、脱粒一气呵成。

  

  “今年订单总量为1050吨,目前我们正在加紧收割中,亩产量1300斤,主要销往孝感、荆门等地,预计10月中下旬将颗粒归仓。”当天,记者来到该水稻种植基地,负责人洪昌和正在路边指挥装运车运送稻谷,丰收的喜悦跃上眉梢,田间地头呈现出一幅产业兴旺、乡村振兴的美好画卷。

  

  据了解,洪昌和是徐古街种植大户,于2016年流转当地土地200亩,成立武汉市天兴昌胜种植专业合作社,主要从事粮油、蔬菜种植与销售,以及对外提供农业社会化服务。合作社采用“订单式”农业种植模式,水稻品种以优质香稻、籼粳杂交稻为主,种植模式分为早晚稻、中稻、晚稻三种。

  

  随着技术日益成熟,合作社规模逐渐壮大,流转土地现已达到2778亩,种植区域已覆盖徐古街张湾村、周岩村、许易村、桃花岗村等地,并实现了种植全程机械化,配备有拖拉机、插秧机、收割机、打捆机、植保无人机等设备72台套。

  

  “我们今年在桃花寨村流转土地430亩种植水稻,全程机械化育秧、插秧,在管理上明显优于常规直播模式,具有易除草、通透性强、抗倒伏等特点。”洪昌和介绍,大规模机械化作业为水稻收割按下了“快进键”,原本3个工人一天只能收割1亩地,现在采用了机械收割后,一台机器不到半小时就可以收割1亩地,跟人工收割相比,机械收割速度快、成本低、效率高,秸秆还可以还田,增加土地肥力,提高土地经济效益。

  

  截至目前,合作社已经连续三年纳入新洲区农业社会化服务主体,其中2022年社会化服务面积为10535亩,农户满意度为100%,其中2022年年经营收入657.49万元,利润111.17万元。

  

  “下一步,我们将进行冬季作物轮作,预计播种油菜600亩,小麦1300亩,让冬闲田变增收田。”谈起收割后规划,洪昌和告诉记者,合作社将巧借“土地”做加法,在提高土地复种率方面下足功夫,采用“粮蔬轮作”模式,真正实现一地多收,促进农业高质高效发展,让“粮袋子”更加充盈。

  

  附件:

   站所收集的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原文链接:http://nyncj.wuhan.gov.cn/xwzx_25/whsn/202310/t20231007_2274595.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农民调研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农时代农业技术研究院主办|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农民调研网 nmdy.org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019387、010-80440269、010-69945235
监督电话:18516948318,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敬胜胡同甲3号东侧;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邮箱: qgsndy@163.com 客服QQ : 2909421493 通联QQ : 213552413
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
北京中农时代农业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