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3日上午,在莒南县板泉镇花生高产攻关田里诞生了一项世界高产纪录,按照花生高产田实打验收办法,经专家组实打验收,最终确认花生高产攻关田单产为865.47公斤/亩,打破世界花生高产纪录。
该处攻关田位于莒南县板泉镇西于湖村西沭河冲积平原,由山东省农业科学院花生栽培与生理生态创新团队创建的“花生单粒精播高产栽培技术体系”培创,占地10亩,应用花生高产优质新品种,以单粒精播技术为核心,配套全程可控施肥、三防三促群体质量调控等技术,构建了高产栽培技术体系,极大地提升了花生生产水平。
莒南县是传统花生生产大县,常年种植花生40万亩,总产15万吨以上,年花生加工贸易量达150万吨,是全国最大的优质花生良种繁育基地、花生商品生产基地和出口贸易集散地。近年来,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花生产业发展,先后出台了《莒南县粮油等主要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行动实施方案(2023—2030年)》《关于进一步促进莒南花生产业做大做强的意见》等文件,不断推动花生品种培优、品质提升、产量提高,先后引进推广花生新品种30余个,承担国家花生体系、省农科院花生试验100余个,全县花生良种率达98%、种植标准化率达85%以上。
在做好花生产业种植的同时,不断推进产业提质升档。在产品创新突破、产业集群发展等方面持续用力,以“小花生”撬动了“大产业”,走出了一条“标准化生产、精深化加工、集群化发展、国际化购销”的特色发展之路。全县拥有花生加工、购销以及进出口贸易企业200余家,规模以上企业38家,其中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2家、省级重点龙头企业6家,花生产品出口60多个国家和地区,年进出口花生(油)量达20万吨,贸易额达30亿元。2022年花生全产业链产值达180亿元。
花生产业的发展离不开科技的支撑。莒南县与中国农科院、山东省农科院、山东农业大学等科研院所高校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持续开展试验示范高产攻关、深加工技术提质增效、产品创新研发等,打造了“花生产业人才共建联盟”,先后引进100余名人才入盟,签订合作项目50余项,引进先进技术80余项,转化成果50余项,建成国家级科研平台3个、省级科研平台37个、花生精深加工产业技术研究推广机构5个,累计发布主导品种160余个、技术80余项,申请专利200余件。
下一步,莒南县将依托山东大花生产业集群创建,继续加强与科研院所、高校合作,做好花生全产业链规划布局,强化政策支撑力度,实现花生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让花生产业成为助力乡村振兴发展的强力助推器。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农民调研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敬胜胡同甲3号东侧;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