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时节,稻浪翻滚。连日来,城山镇东庄村稻蛙基地内一派忙碌,村民们忙着清杂,给黑斑蛙投食,一幅“稻蛙”和谐共生的秀美画卷徐徐展开。
“稻蛙共生”是一种立体种养模式,黑斑蛙通过吃虫,达到防治农作物虫害的目的,它们的排泄物又是天然的有机肥,能够提升土壤肥力。同时,田间生长的水稻又能为黑斑蛙生长提供遮阴休息的场所,既提升了农作物和水产品的品质,又减少了农业面源污染。
东庄村因地制宜,通过土地流转,以“党建+基地+农户”的模式,先后发展了稻蛙、金银花等特色农业产业。该村种养的稻蛙品种为黑斑蛙,养殖面积30亩,预计亩产2000斤,零售价每斤20元左右;稻谷亩产700斤左右,碾成的米每斤可卖10元,一田双收,中秋、国庆期间陆续上市,基地全年带动附近村民200余人次务工就业,人均增收6000余元。
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重点,是实现农民增收、农业发展和农村繁荣的基础。“稻蛙共生”的绿色经济是东庄村实施乡村振兴的有力实践。近年来,湖口县充分发挥种植养殖大户、专业合作社的辐射带动作用,通过政策、资金、技术和信息等支持措施,着力调优产业、释放活力、提升效益,通过规范引导、政策支持、服务扶持、技能培训等形式,积极引导群众进行科学化管理,加快构筑以特色种养、休闲观光农业等为主体的特色产业体系,不断拓宽增收致富新渠道,进一步提升群众获得感和幸福感,走出一条特色乡村振兴之路。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农民调研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敬胜胡同甲3号东侧;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