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乐县二塘镇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论述,坚持把党建作为助推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聚焦“党建+”模式,将党建活力转化为乡村振兴的动力,将党建势能转化为乡村振兴的动能,解锁二塘乡村“宜居密码”。
“党建+环境保护”,打造有“品质”的乡村。积极推进“河长制”“林长制”工作向纵深发展,在构建党政同责、属地管理、部门协同、源头治理、全域覆盖保护发展长效机制下,创新“党建+河长制+林长制”工作思路,形成河长林长带头、党员率先示范、群众广泛参与的保护治理格局。以“支部动员党员、党员带动群众、群众响应落实”的创新模式,组织开展动态巡河、巡山、巡林,党群护河、护山、护林等志愿服务活动60余次。严格落实林地审批制度,加大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脆弱区森林生态系统保护修复力度,完成造林1000亩,对全镇10.13万亩公益林加强保护与管理,让生态红线“划得实,守得住”。
“党建+乡村治理”,打造有“颜值”的乡村。坚持党建引领,把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作为当前一项重点工作来抓,坚持召开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研究部署会,制定“一村一方案”,建立“问题、目标、责任、时间”整改清单,实行清单化管理。坚持党建引领网格化人居环境治理,发挥网格作用,做到党政班子包片、机关干部包村、村委干部包网格、网格员包户的“四级联动”,达到点汇成线,线聚成面的整治全覆盖效果。持续推进“红黑板”考评,签订“门前三包”责任书4万余份,督促村民养成爱干净、讲卫生的良好生活习惯,携手打造宜居安居的美丽家园,提升幸福感、满足感。
“党建+产业发展”,打造有“驱动”的乡村。探索“党建+生态”模式,以党建理念构建“党建生态”品牌,紧扣“建强一个党组织、发展一批产业、富裕一方群众”的发展思路,采取“党支部+基地+农户”的创业带富模式,让党组织及党员成为生态绿色产业发展的“带头人”和中坚力量。精心培育柿子、柑橘、莲藕和番茄等种植产业发展示范,建成茶林2200亩连片春番茄无公害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和平村3000亩马蹄生产基地和高桥村、二塘村2500亩莲藕生产基地。2023年,粮食播种面积7.03万亩,目前实现粮食总产2.27万吨;蔬菜种植面积4.11万亩,目前实现产量9.20万吨;水果总面积4185.67公顷,目前实现产量7.13万吨。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农民调研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敬胜胡同甲3号东侧;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