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3日,从宜城市农业农村局获悉,宜城市采取“村集体公司科研所合作社农户”的机制,全力打造5大片区10万亩油菜种植基地,探索农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之路。 油菜是宜城传统优势产业,全市油菜种植面积达24万亩,平均单产在襄阳市名列前茅。近年来,随着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的实施、种植模式和品种的改良,以及和美乡村建设的推进,农民打造油菜全产业链融合的愿望越来越强烈。经过调研,宜城市农业农村局探索出做大油菜产业、做好旅游品牌、走稳农旅融合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子,带动群众稳定增收。 据介绍,该市将立足农业产业和文旅产业发展实际,用三年时间分步实施打造5大油菜连片种植片区。第一个片区是围绕刘猴镇红色旅游,打造2万亩油菜花海;第二个片区是围绕郑集镇楚皇城楚文化旅游,打造2万亩油菜基地;第三个片区是围绕长山张自忠将军殉国处纪念园抗战文化,在南营办事处和板桥店镇接合部打造3万亩油菜花海;第四个片区是在传统油菜种植大镇王集镇打造老区红色旅游2万亩油菜花海;第五个片区是围绕207国道和346国道以及高速路连接口的小河镇美食长廊,打造1万亩油菜基地。届时,从美丽的油菜花海到香气扑鼻的菜籽油,一个集油菜种植、生产、加工、旅游、贸易深度融合的高质量发展全产业链将形成,也将更好地带动当地农民增收致富。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农民调研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敬胜胡同甲3号东侧;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