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以食为天”,只有保住了耕地,永续的幸福生活才有保障。推进乡村振兴,就必须牢牢守住耕地保护红线。近年来,西安市把保护好土地作为根本任务,探索推进“田长制”改革实践,以保护、管理、利用好土地资源为总抓手,重点围绕“管什么、谁来管、怎样管、管得住”的问题来搭建组织架构、建立体制机制、明确责任分工和落实各项措施,使耕地保护初见成效。为扎实推进“田长制”工作,各区县积极作为,日前,鄠邑召开全区耕地保护暨“田长制”工作推进会,要求全区落实落细守好“责任田”,采取多项创新举措实现“田长治”。
高位推动 逐级立下军令状
近年来,鄠邑区坚持把耕地保护工作作为全区工作的“一条红线”,把落实“田长制”工作作为全区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来抓。区委书记、区长直接挂帅,区级分管领导具体负责,成立了“田长制”办公室。同时,抽调专人成立专班,与各级田长签订目标责任书,逐级立下耕地保护工作“军令状”,通过每月一调度,每周一考核,督促指导各级田长开展工作,保障工作深入推进。
同时,制定了实施方案、联席会议、督导巡田等制度,编制了工作手册、巡察台账,成立政策宣讲工作组,深入全区11个街道(景区管理局)开展政策宣传,提高广大群众耕地保护工作的思想认识,推动全区田长制工作高标准施行。
完善机制 锁定责任全链条
为确保责任落实到人,落实到位,鄠邑区全面推行以区为纽带、街道为重点、村组为关键的“5+1+2”田长制工作体系(“5”指五级田长。其中二级田长由区委、区政府主要负责同志担任;三级田长由街道(景区管理局)党政主要负责同志担任;四级田长由村级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担任;四级副田长由各村民小组长担任;五级田长由土地承包经营户担任。“1”指:土地流转后的承租人。“2”指:《违法用地风险》告知全覆盖《耕地保护责任书》签订全覆盖)。
据悉,鄠邑区将全区21.1万亩耕地分为20666个图斑,共设立二级田长2人,三级田长21人,四级田长193人,四级副田长1357人,五级田长 17816人,同时构建由街道包片干部任网格长、包村干部任网格员的街道级巡田网格体系,明确巡田内容、方式、频次,将任务落实到责任人、责任网格、责任地块,锁定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全链条管理责任,打通耕地保护“最后一米”。
创新方法 监管信息一码清
为了进一步强化“田长制”责任落实,方便广大群众监督,鄠邑区创新方法,在11个街道和193个行政村显著位置设立统一规范的耕地保护田长制公示牌和保护标志,将耕地保护目标和永久基本农田保护任务带位置、带图斑纳入“一张图”严格管理,为每个街道(景区管理局)及各行政村制作了田长制信息管田工作二维码,通过扫描二维码,可以全面了解该村田长姓名、田长职责、地块责任人以及耕地和基本农田分布图等基本信息,实现了田长制监管信息“一码清”。同时,向全区群众公布监督电话,做到有诉必查、有诉必复。
以打促防 耕地违法零容忍
坚持耕地违法打字当头、露头就打,以打开路、以打促防,做到耕地违法零容忍,鄠邑区通过开展联合执法、专项执法严厉打击各类耕地违法行为。全区组织公安、法院、城管、供电等部门及相关街办,联合对违法用地采取强制拆除措施,先后组织拆除违法用地56宗、面积19.621万平方米,恢复耕地461.23亩。严厉打击盗采砂石、破坏耕地违法行为,先后拆除洗砂机械27台,取缔砂场27家,对18宗盗采案件进行耕地破坏程度鉴定,并及时移送公安机关侦办,严厉打击了非法盗采者的嚣张气焰。
同时,鄠邑区还强化卫片违法图斑整治,2020年整治453.92亩,违法比例12.46%;2021年整治113.62亩,违法比例8.5%;2022年整治67.84亩,违法比例7.3%。全区土地违法比例逐年下降,连续三年违法占用耕地比例控制在15%以内,实现“零约谈、零问责”。
分享: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农民调研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敬胜胡同甲3号东侧;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