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首页 > 资讯动态 > 广元黄茶:中国名茶“新秀”

广元黄茶:中国名茶“新秀”

发布时间:2023-09-11 作者:佚名 来源:广元市农业农村局

  

  一、基本情况

  

  

  “广元黄茶”是以广元境内种植的国家级茶树品种“中黄1号”“中黄2号”鲜嫩春梢为原料,经摊放、杀青、理条、做形、干燥等工艺加工制成的绿茶产品,是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全国乡村特色产品、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被评为四川省农产品优秀区域公用品牌,四川省最具影响力茶叶单品,已成为四川茶产业的一张“新名片”。

  

  

  二、主要做法

  

  

  (一)坚持规划引领。2013年市政府授权广元市经济作物管理站作为申报主体开展商标注册工作,在2014年广元黄茶成功注册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统一打造市级茶叶区域公用品牌。将“突破性发展黄茶”写入全市茶产业发展思路并持续推进,制定《广元黄茶全产业链发展规划》,持续推动黄茶扩面、提质、增效。到2025年,全市建设标准化黄茶面积5万亩,带动全市茶产业综合效益超过100亿元。

  (二)坚持科技夯基。与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所、四川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四川农业大学等科研院所开展技术合作,重点在中黄1号、中黄2号栽培模式和产品加工技术上加强合作,壮大黄茶产业技术力量。开展高标准黄化茶园建设、茶园树冠培育、小绿叶蝉等主要病虫害绿色防控等关键技术研究,集成广元黄茶栽培技术规程,开展加工工艺探索,形成广元黄茶加工技术规程。

  

  

  

  (三)坚持商标管理。制定《广元黄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管理办法》,明确广元黄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使用条件、使用申请和审核审批程序、许可使用者的权利和义务、管理与保护等内容。颁布《广元黄茶栽培技术规程》《广元黄茶加工技术规程》两个地方标准和《广元黄茶》团体标准,为广元黄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管理提供依据。依托标准,制作广元黄茶标准样,将广元黄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的授权使用管理与广元黄茶“两规一标”相结合,建立广元黄茶品牌管理体系。严格商标授权使用和监管,授权符合条件11家茶叶生产企业使用广元黄茶商标。

  (四)坚持主体培育。以国有资本为主导,组建茶业领军龙头企业——广元市茶业(集团)有限公司,着力在广元黄茶等品牌打造、工艺提升和渠道建设上补短板,示范带领全市中小茶企抱团发展。育强广元黄茶授权企业,培育国家级龙头企业1家、省级龙头企业5家。编写深入浅出、通俗易懂的《广元黄茶“两规一标”培训指南》,开展广元黄茶“两规一标”专题培训会,培育一批“精兵强将”,推进广元黄茶标准化生产。

  (五)坚持品牌营销。持续加强广元黄茶品牌宣传推广,连续举办“广元黄茶推介会”“广元黄茶品鉴会”,“广元黄茶斗茶大赛”,充分展示广元黄茶冲泡技艺、广元茶历史文化。每年组织茶产业企业参加各类茶博会、农博会、推介会、招商会等推介活动30余次,在高铁、高速公路、交通要道等投放广元黄茶户外广告,在中央电视台、四川卫视等主流新闻媒体投放电视广告,持续为广元黄茶品牌升温,快速提升广元黄茶品牌知晓度。

  

  三、主要成效

  

  

  

  (一)最大黄茶生产基地。自2010年率先引进中国农科院茶研所选育的自然叶色黄化茶树新品种中黄1号在旺苍县试种成功以来,经过十多年大力发展,全市黄茶面积达到5.1万亩,建成全国最大的黄茶生产基地,被认定为特色黄茶之乡。旺苍三合(黄茶)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区被评为全国30座最美茶园、四川十大最美茶园之一。

   (二)最具特色茶产品。高山云雾出好茶,广元多高山、多云雾,所产广元黄茶形似小兰花,水浸出物含量持续稳定在40%以上,氨基酸平均含量稳定在7%左右,是普通绿茶的2-3倍,具有外形金黄、汤色鹅黄、叶底玉黄,氨基酸含量高、香气高、黄色色素高的“三黄三高”品质特色,连续多年荣获各类茶叶评比金奖,被誉为“茶中黄金”“茶中极品”。

  

  

  

   (三)最具贡献茶产业。推行“村集体经济+新型经营主体+产业基地+农户”联农带农机制利益联结。2023年广元黄茶产量达到70吨,市场售价4000-16000元/斤,综合产值超近10亿元,茶农年亩均收入1.8万元,较2010年增长10倍以上。旺苍县三合村(黄茶种植专业村)被农业农村部评为全国乡村特色产业亿元村。

  

  


原文链接:http://nyncj.cngy.gov.cn/new/show/20230904165238795.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农民调研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农时代农业技术研究院主办|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农民调研网 nmdy.org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019387、010-80440269、010-69945235
监督电话:18516948318,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敬胜胡同甲3号东侧;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邮箱: qgsndy@163.com 客服QQ : 2909421493 通联QQ : 213552413
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
北京中农时代农业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