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日傍晚,吃过晚饭后,浮屠镇下汪村的荷花路上,三三两两的村民悠闲散步,路边池塘荷花盛开,荷香四溢。
“荷花不仅具有观赏性,其果实莲蓬、根茎莲藕、池塘内套养的鱼虾都有很高的经济价值。”不同于村民的闲庭信步,下汪村莲虾养殖产业负责人王慧萍笑着“打起了自己的算盘”。随着“共同缔造”工作不断推进,下汪村将“村民想要的”和“村里想做的”紧密结合起来,用村湾的点滴变化汇聚成下汪村蝶变的力量。
在发展规划上凝心聚力
今年以来,按照“有事好商量,大家的事情大家办”的原则,下汪村以“四个一”工作法建立红色议事会制度。
自共同缔造工作开展以来,该村组织党员、群众200余人,通过党员群众大会、党支部会议、湾组会的形式,确立了以果树种植、莲藕养殖、大棚蔬菜三大产业为主的下汪村产业发展五年规划。
产业规划的实施盘活村集体撂荒土地资源400余亩,每年可为村集体增收20余万元,带动村民就业36户。
在设施建设上同心协力
“以前路太窄了,会车很麻烦。这是我之前在会上提的意见,现在都得到了回应。”下汪村俞家堰组组长俞昌雄说,以前村组道路只有2米来宽,道路两旁杂草丛生,现在村组道路不仅拓宽刷黑,还在道路两旁修建了护坡和文化墙。
“村子越来越美,老百姓看在眼里,喜在心头,筹工投劳的积极性也更高了。”村民们纷纷说道。
下汪村充分整合村“两委”、驻村工作队、村群众等村各方力量同心协力,通过争取政策资金支持、组建施工队等方式,组织村党员干部、群众,利用农闲时间筹工投劳10余万元。
去年下半年以来,该村开展环境卫生整治、容貌秩序治理30余次,新增环保垃圾箱50个,拆除危旧房屋3座,完成村组道路窄路加宽2360米、路灯亮化22盏、水塘及广场建造等基础设施建设,彻底改变了过去脏、乱、差的旧貌,村庄面貌焕然一新。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农民调研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敬胜胡同甲3号东侧;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