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昌市近年来致力于发展特色产业助力乡村振兴,通过多方举措积极探索出一条特色产业助农路径,有效推动产业稳步发展和农民就业增收,为乡村振兴描绘了美好的蓝图。
在肇陈镇大林村的艾叶基地,艾草随风摇曳,散发着沁人心脾的艾香。村民们正忙着收割、分拣、打捆、运输。
肇陈镇大林村党支部书记柯尊荣充满信心地说:“今年,我们大林村和华坊村共种植了700多亩的艾叶。一年可以收割两茬,第一茬的艾叶将全部用于提炼艾叶精油,第二茬的艾叶将用于生产艾绒、足浴包、艾灸条、艾枕等艾叶附加产品。去年,我们村集体经济收入已经突破了50万元,今年有望突破100万元。”
陈金桃是大林村的脱贫户,谈及艾叶产业,他说:“村里这几年发展艾叶产业势头良好,我就把土地流转出去,每亩地每年租金100元。这段时间村里在找工人打捆艾叶,村支部书记还特意来喊我去报名,每天有百余元收入,我很满足了。”
据了解,艾草种植具有投资小,耐干旱,后续管理简单,可全草入药等特点,市场前景十分广阔,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目前,当地艾草产业已发展形成了从种植、加工、生产到销售的全产业链,艾草也完成了从“草”到“宝”的华丽转变。
瑞昌市一直以来坚持党建引领,明确了“产业兴旺带动乡村振兴”的发展思路。探索出了“专家+政府+企业+村集体+农户”的发展模式。通过设立科技小院,汇集农业科技人才,提供知识转化科技成果实践基地,推动产业全面升级。同时,积极争取上级项目资金,鼓励农产品公司拓展产品研发、电商直播、研学旅行等领域。通过发展特色种植和壮大村集体经济,他们成功拓宽了销售渠道,实现了乡村振兴工作的新成效,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双丰收”。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农民调研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敬胜胡同甲3号东侧;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