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首页 > 各地动态 > 江都迎新村 小蚂蟥游出“蛭”富路

江都迎新村 小蚂蟥游出“蛭”富路

发布时间:2023-09-03 作者:佚名 来源:扬州市农业农村局

  在江都区小纪镇迎新村水蛭养殖基地,走进大棚,27个塘口整齐排列,养殖大户周娟正穿梭塘间检查水蛭进食情况。“现在个头有十几克,到十月上旬,长到二三十克就可以卖了,亩产1500斤少不了!”周娟脸上洋溢着开心的笑容。

  “以前,我们露天养殖。去年底,投入150万元,砌大棚、购烘干设备、建冷库,对养殖基地进行全面升级改造,变成观光基地,每个星期都有人来观摩。”迎新村党总支书记、人称“蚂蟥书记”的刘粉荣笑着说,水蛭作为特色养殖产业,为迎新村创成省特色田园乡村立下汗马功劳。

  地处里下河水乡的迎新村,长期以来除了稻麦种植,没有其他增收项目。在乡村振兴调研中,村两委发现宽体金钱蛭不吸血只吃肉,具有极高的药用价值,可以活血化瘀、治疗心脑血管疾病,同时也有美容的功效,市场销路很广。于是,村两委拍板:养殖水蛭,走特色“蛭”富路!

  2017年,村里把10多亩“抛荒田”改成水蛭池,开始养殖金钱蛭。谁料,刚买苗就栽了一个大跟头:买了假苗!12万元打了水漂。负责水蛭养殖的村党总支副书记仇红荣说,这12万元苗钱,是村里班子七拼八凑的养殖本钱。本钱都亏了,还怎么养水蛭?大家打起退堂鼓。

  “邻近的郭村养殖水蛭很成功,说明这是个好项目。只要项目好,肯定能把本钱挣回来。”村党总支副书记刘粉荣拍着胸口打保票。在他的坚持下,村里贷款买苗,到郭村取经,摸索养殖门道。

  当年10月,迎新村水蛭养殖迎来大丰收,每亩纯收入2万元,村民看到了“蛭”富新路。紧接着,村里成立水蛭养殖专业合作社,免费开办养殖培训班,吸引村民一起养殖水蛭。目前,村里的水蛭养殖基地已扩大到108亩,养殖大户6户,每年为村里创收15万元。

  经过几年的摸索,周娟已成为资深养殖高手,“池子里养殖的都是我们自己繁育的幼苗,正常4月份繁育,5月20号左右放养,每亩放养6.6万只。”周娟精心呵护自己繁育的幼苗,她说,池内配备自动微流水,时刻保持水汽流通,水的流动也带动水蛭运动。用活螺蛳喂养,营造良好的生态养殖环境。周娟还为水蛭定期体检,防止病毒、弧菌交叉感染。

  “我去年跟着仇书记学养水蛭,合作社提供种苗,包回收,不用我烦神。”60岁的村民仇红林长期在外务工,退休后回家。看到村里组织水蛭养殖培训,他抱着试试看的心理,承包了10亩,去年收入达到20万元。“一年养殖顶我四年工资,真是想不到!”

  这几年,水蛭价格一路走俏,今年潮的水蛭收购价150元/斤,干的收购价1000元/斤。“下一步,镇上指导村里建烘干房,做深加工,提高养殖附加值。”刘粉荣说,借助省特田的金招牌,迎新村不仅要走水蛭养殖“蛭”富路,还要走养殖加工产业路、农业休闲观光路!(江都区农业农村局供稿)


原文链接:http://nyncj.yangzhou.gov.cn/nyncj/qxdt/202308/8fb8664e60f2411087569f49199254a2.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农民调研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农时代农业技术研究院主办|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农民调研网 nmdy.org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019387、010-80440269、010-69945235
监督电话:18516948318,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敬胜胡同甲3号东侧;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邮箱: qgsndy@163.com 客服QQ : 2909421493 通联QQ : 213552413
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
北京中农时代农业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