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昌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得到了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强力推进。在全市上下的共同努力下,紧紧围绕“整洁美丽、和谐宜居”的目标,秉承“四精”的理念,持续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行动,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一是开展了多种形式的宣传。通过多种形式和途径加大宣传造势工作,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渗透到百姓生活中。利用开会、下乡走访和集中培训等方式向农户宣传工作的必要性,共计进村入户宣传1346场次,发放宣传资料23618份,发动群众投工投劳11596人次。善用新媒体,通过微信群和万村码上通系统加大对村庄清洁行动的宣传力度。在人口密集和人口流动性大的地方设置公益性广告,巡逻车播放村庄清洁行动宣传口播。
二是开展了村庄清洁大行动。巩固拓展以“四清一改”为主要内容的村庄清洁行动。根据时节开展“春季战役”活动,从“清脏”向“治乱”拓展,加强村庄线网、乱堆乱放、破旧危房、残垣断壁等整治。充分发挥村民议事机构作用,科学制定村规民约及农户“门前三包”,激发群众美化家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截至目前,全市清理生活垃圾15235吨,清理杂物9089处,清理村内沟塘395,清理沟渠457.76千米,清理农业生产废弃物78.71吨,清理杂草334196.7平方米,清理建筑垃圾2726.25吨,清理乱堆乱放8069处。村庄清洁行动自然村覆盖率达到100%。
三是构建了长效管护新机制。为保护村庄生态环境,进一步提升农村环境长效管护工作。按照一、二、三类村庄进行管护,制定了管护模式及标准,压实管护责任,推进村庄环境长效管理制度化、常态化、长效化。建立日常巡查检查工作机制,配备专职巡查员,定期巡查沿线环境,对发现的问题进行整改。足额配备村庄长效管护资金,全市共配备村庄长效管护资金332万元。积极建立“万村码上通”5G+长效管护信息平台,实现实时监控、指挥调度、告警分析等智能服务。
下一步,瑞昌市将继续加大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的力度,进一步完善管理机制,加强宣传教育,推动垃圾分类和污水治理工作,改善农村居民的生活条件,努力打造美丽宜居的乡村环境,为乡村振兴和农民幸福生活作出更大贡献。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农民调研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敬胜胡同甲3号东侧;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