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首页 > 资讯动态 > 七夕节“拜七姐” 水乡道滘情味浓

七夕节“拜七姐” 水乡道滘情味浓

发布时间:2023-08-23 作者:佚名 来源:东莞市农业农村局网站

  

  1692668548876074923.jpg

  “七夕今宵看碧霄,牵牛织女渡河桥”。农历七月初六,道滘迎来传统的七夕活动——赏贡案,拜七姐。

  “拜七姐”是道滘人在乞巧节前夕,结队观看“七夕贡案”的民俗活动。农历七月初六的傍晚时分,在该镇老镇区一带已经人头涌动,市民三三两两,或情侣相依,或知己结伴,或一家同行,携手前往欣赏惟妙惟肖的七夕贡案。

  道滘“拜七姐”烟火味更浓

  走进该镇位于兴隆街的衡斋家塾,红粉石柱、水磨青砖、木质屋梁都在透露着浓浓的历史气息,家塾内“鹊桥相会”“水乡风情”“农耕场景”“龙舟赛事”,一个个精致的“七夕贡案”场景,仿佛一下将人拉进时光隧道,产生置身古代的错觉。

  贡案上除牛郎、织女、鹊桥等主角外,还融入了现代元素,跳舞的“七仙女”、来回拉磨的老牛、吹奏笛子的牛郎,展现道滘镇浓厚的七夕文化底蕴,也向人们展示着水乡人的玲珑手艺。前来“拜七姐”的人们络绎不绝,不时发出阵阵惊叹,久久不愿离去。

  “衡斋家塾始建于晚清,结合人居环境整治的契机,2019年由道滘镇政府牵头将老私塾进行重新修缮,近年成为‘拜七姐’的热门打卡点。”家塾负责人说:“道滘人非常重视‘拜七姐’,这些贡案都是提前几个月准备的,从设计到制作,每一个步骤都是凝集心血的精心打造,老私塾摆贡案,更是传统文化一场跨越时间的完美交融。”

  来自沙田的郭姨告诉小编:“我非常喜欢道滘的七夕贡案,每年的七月初六我都会带上孙子来道滘‘拜七姐’。与其他镇区相比,道滘的七夕贡案更传统、更细致,而且气氛特别棒,人间烟火味最为淳朴。”

  “交子”焚香祈求疫情尽除

  道滘的老人认为,刚踏进子时,天门洞开,来自人间的祈愿更容易直抵天庭。

  深夜11时,“拜七姐”的人潮逐渐退去,但是摆放七夕贡案的地方依然热闹。

  上年纪的婆婆、阿姨们都为“拜交子”而忙碌着,焚香烧纸钱,嘴里祈祷着:“保佑风调雨顺、国泰民安。”

  据悉,农历七月初七,道滘人称之为“七姐诞”,又俗称“拜七姐”,道滘人在七夕前夕以供奉七夕贡案来表达对生活的美好祝愿。七夕贡案是汉族传统民俗文化,基于牛郎织女传说,其布景独具匠心,融汇了雕刻、刺绣、绘画、手工制作等传统手法,是七夕乞巧风俗的主体和主要表现形式。自古以来,道滘镇摆贡案、拜七姐的风俗就长盛不衰。每到七夕,这里的民间女子就会通过传统的赛巧习俗,常以稻米砌菊、蒜衣作莲、蛋壳为灯等,以农作物为制作材料,手工制作各式各样的贡品,展现自己的心灵手巧,追求美好爱情婚姻。

  来源:魅力道滘


原文链接:http://nyncj.dg.gov.cn/zixun/snkd/content/post_4059155.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农民调研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农时代农业技术研究院主办|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农民调研网 nmdy.org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019387、010-80440269、010-69945235
监督电话:18516948318,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敬胜胡同甲3号东侧;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邮箱: qgsndy@163.com 客服QQ : 2909421493 通联QQ : 213552413
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
北京中农时代农业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