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首页 > 资讯动态 > 地膜增产增收 旧膜变废为宝 资源循环利用 农业绿色发展 ----废旧农膜回收利用倡议书

地膜增产增收 旧膜变废为宝 资源循环利用 农业绿色发展 ----废旧农膜回收利用倡议书

发布时间:2023-08-07 作者:佚名 来源:甘南藏族自治州农业农村局

  

  地膜增产增收 旧膜变废为宝

  资源循环利用 农业绿色发展

  ----废旧农膜回收利用倡议书

  全州农民朋友们:

  大家好!在此首先对辛勤耕耘在农业生产第一线、为我州经济社会发展做出巨大贡献的各位致以亲切的慰问和崇高的敬意!

  近年来,随着我州设施农业的快速推进,农膜用量不断增加,生产上重使用轻回收,使得废旧农膜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日益突出,已成为阻碍农村生态优化、农业生产发展、人居环境美化的重要因素之一。残留地膜的危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破坏土壤结构,影响耕地质量和土壤的透气性、透水性等;二是影响作物的出苗;三是影响农作物对水分、养分的吸收,不同程度地抑制了农作物的生长发育,造成减产;四是对牲畜有害,牲畜吃了带有地膜的饲料后,会引起消化道疾病,甚至死亡;五是造成化学污染。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要发展生态循环农业,推进农膜等废弃物资源化利用,下大力气治理白色污染,全面推进废旧农膜回收利用已刻不容缓。

  推进废旧农膜回收利用是提升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任务。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加大力度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解决生态环境问题,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推动生态文明建设迈上新台阶。大量废旧农膜随意弃置、深埋和焚烧,导致农村生态环境面临着严峻考验,废旧农膜已成为农业农村固体废弃物的主要源头之一,推进废旧农膜回收利用是促进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保障措施之一。

  推进废旧农膜回收利用是提升农业绿色发展和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由于废旧农膜回收利用严重滞后生产发展,大量废旧农膜随意丢弃,特别是大量超薄地膜因回收困难就地翻耕入土,农田水系和土壤结构正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甚至引起地下水难于下渗和土壤次生盐碱化,引起作物生长环境恶化、发育受阻,最终导致大幅度减产,效益下降、品质降低。据有关资料报道,当每亩残留地膜达 3-4 公斤时,农作物将减产5%-15%。

  推进废旧农膜回收利用是提升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水平的客观需要。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加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还老百姓清水绿岸、鱼翔浅底的美丽景象。“村容整洁、环境优美”是新农村建设的目标要求,废旧农膜随意丢弃,堆放填埋于田间地头、沟渠河道,不利于村容村貌的美化打造,不仅形成视觉污染,也加大了农村生态环境治理的难度和成本,制约了农村人居环境水平的整体提升。要结合美丽乡村建设,加快推进农膜回收利用,使其变废为宝,切实让农民富起来、农村靓起来、农业绿起来。

  全州农民朋友们,废旧农膜回收利用利国利民,随意堆放废弃贻害无穷。让我们携起手来,自觉行动,共同投入到废旧农膜回收利用中来。及时清除覆膜田块的废旧地膜,不让废旧地膜残留农田;及时回收,不在田头路边、沟渠河道堆放填埋废旧农膜,不随意丢弃、焚烧废旧农膜,及时将废旧农膜送交废旧农膜回收网点、回收公司、废品收购公司等回收机构,避免形成白色污染。

  全州农民朋友们,让我们共同努力,为推进废旧农膜回收资源化利用,治理白色污染,建设美好家园而奋斗!

  

  

  甘 南 州 农 业 农 村 局

  甘南州农村能源与农业生态工作站

  


原文链接:http://nync.gnzrmzf.gov.cn/info/1096/10365.htm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农民调研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农时代农业技术研究院主办|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农民调研网 nmdy.org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019387、010-80440269、010-69945235
监督电话:18516948318,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敬胜胡同甲3号东侧;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邮箱: qgsndy@163.com 客服QQ : 2909421493 通联QQ : 213552413
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
北京中农时代农业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