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首页 > 资讯动态 > 市农技中心开展赤眼蜂防治玉米螟绿色防控示范

市农技中心开展赤眼蜂防治玉米螟绿色防控示范

发布时间:2023-08-07 作者:佚名 来源:西安市农业农村局

  为实现我市农药减量增效目标任务,确保粮食生产环境安全。近日,市农技中心植保技术人员在我市高陵区、阎良区、临潼区多地开展玉米病虫绿色防控试验示范,主要采用无人机集中投放天敌昆虫赤眼蜂球方式,开展玉米螟等鳞翅目害虫的生物防治,试验示范面积5000亩。据农技中心技术人员介绍,在准确监测玉米螟成虫高峰期的基础上,通过历期发预测卵高峰期,此时人工投放释放赤眼蜂,能够显著提高赤眼蜂对玉米螟卵的寄生率,在完全不使用化学农药的情况下,可有效控制玉米螟的发生和危害,提高玉米产量,且对环境无污染,对人畜安全,是目前国内提倡的玉米螟绿色防控理想方法。7月31日,邀请陕西省植物保护总站冯小军站长等植保专家亲自到放蜂现场进行赤眼蜂田间释放技术指导。

  

  近年来,我国提出了化学农药零增长行动方案。减少农药使用的同时,有效防治害虫是农业生产重点关注的问题。“以虫治虫”的绿色防控方式——天敌昆虫正在成为一种新趋势,并在促进农药减量、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和环境安全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利用天敌进行病虫害生物防治,其特点是简化施药方式,降低生产成本,减少农药使用量,操作方便、安全、对人畜无害无毒,广泛用于农、林、果、蔬、茶等植物害虫的防治,有极高的推广应用价值。就夏玉米病虫害控制来说,人工释放赤眼蜂技术不仅可以防治玉米螟等鳞翅目害虫,从而也减轻了因虫害导致的玉米穗腐病发生,减少产量损失。同时还可节约农民喷洒农药的用工和支出,并且能提高粮食质量,使粮食生产向绿色、无公害转变,形成生物链良性循环,为维护农业生态平衡和农业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赤眼蜂由于其独特的寄生性,是自然界一类寄生性天敌,其原理是害虫在产卵时会释放一种信息素,赤眼蜂能通过这些信息素很快找到害虫卵,当赤眼蜂咬破壳爬出时,能迅速准确地找到害虫卵作为寄生卵,并在害虫的卵中产卵,卵中孵化出的赤眼蜂幼虫吸食卵液的营养,一旦卵内营养耗尽,它们就羽化成蜂破壳而出。此时害虫的卵再也不能繁衍出后代。而赤眼蜂成蜂后再去寻找新的害虫卵寄生,如此循环不断,将害虫消灭在卵期。而那些未被赤眼蜂寄生的害虫卵,害虫初孵幼虫将因赤眼蜂传播的病原微生物感染而致死,达到“蜂灭卵、菌灭幼虫”的双重控制作用。

  分享:


原文链接:http://nyncj.xa.gov.cn/xwdt/zhxw/64cb0145f8fd1c1a70361340.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农民调研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农时代农业技术研究院主办|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农民调研网 nmdy.org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019387、010-80440269、010-69945235
监督电话:18516948318,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敬胜胡同甲3号东侧;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邮箱: qgsndy@163.com 客服QQ : 2909421493 通联QQ : 213552413
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
北京中农时代农业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