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时节,走进保康县马良镇陈家湾村可以看到,道路宽敞通达,庭院绿树成荫,路边花香鸟语,来这里观光的游客络绎不绝。陈家湾村党支部书记张元龙说,该村人居环境的提档升级,得益于保康县政协“一线协商·共同缔造”行动的深入开展。 说事议事收集民意 保康县政协将协商平台前移至陈家湾村,在村里建起了一线协商说事室,组织马良镇委员活动组创造性开展“三进三联”活动,即进农村、支部联建,进农家、委员联户,进企业、发展联商,推进“一线协商·共同缔造”行动走深走实。 委员活动组组长王明臣同张元龙商量,建起一个“民意茶座”,通过与群众聊天话家常的方式察民情、汇民意。 今年初,活动组政协委员、张元龙同群众座谈时,有群众说,陈家湾是远近闻名的美丽乡村,但在环境整治上还存在盲点,需要加强。还有群众说,屋后的山洪沟要治理。群众的呼声,就是政协“一线协商·共同缔造”行动的课题。委员活动组随后组织7名县政协委员进村入户,开展民意走访,收集群众意见建议5大类36条。 为进一步扩大民意收集渠道,活动组在县政协指导下,建立委员开放日制度,将每月17日定为委员开放日,邀请群众走进委员活动组说事室,反映民意,说事议事。 陈家湾村边上有11户居民属马良街村,他们向委员活动组反映,与陈家湾村相连成片,搞环境整治,不能将他们遗忘。活动组及时将两个村的党支部书记召集在一起协商,将这11户村民的环境整治纳入陈家湾村片区整治范围。 一线协商确定项目 如何将群众呼声变成共同缔造行动?活动组把村民代表、镇村党员干部、政协委员邀请到一起召开协商会,围绕“建什么”“怎么建”“钱从哪里来”等问题进行协商。经过充分协商,共同确定了道路刷黑、山洪沟治理、自来水并网、灌渠整修和环境整治等五个共同缔造项目。关于建设资金,公共部分由村集体争取资金解决,“小三园”建设、房屋立面改造,村集体补贴一部分,群众自筹一部分。 村里有一片空地,过去杂草丛生、乱堆乱放,影响环境。政协委员与村干部一起,召集村民坐下来开屋场会。经过协商,村民无偿让地,村里在空地上建起“同心圆”小广场、协商文化墙。 针对“一线协商·共同缔造”行动推进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活动组通过登门走访、个别协商的方式化解矛盾。村道入口处原来有几间小房,影响美观,村干部协调未果,活动组组长与镇委镇政府领导一起上门走访,通过深入细致的思想工作,赢得了农户的支持,将房屋拆除。 共同参与美化环境 保康县政协成立指导组,进行驻点指导,为村级协调资金100万元。 政协委员充分发挥优势作用,引领群众参与共建、实现共享。 郝永梨、周友权两名政协委员是陈家湾村聘请的共同缔造项目建设监督员,他们轮流不定期走进项目建设现场,对项目建设进度与质量进行监督。 委员们将群众反映强烈的通信电缆杂乱,一些废弃不用的线缆未及时清除存在安全隐患等问题,向有关单位反映,跟进协调。 环境整治行动开展以来,村集体共投资800余万元,其中受益群众自筹资金80万元。村民们自行拆除彩钢棚和房屋680多平方米,无偿出让自家场院菜园370多平方米,义务投工投劳500多个,全村刷黑道路2万多平方米,整修灌渠2条1800多米,治理山洪沟200米,新铺设自来水管道2500米,完成庭院建设30户,房屋立面改造15户,完成“小三园”建设80多户。 “一线协商·共同缔造”行动,巩固了陈家湾美丽乡村建设成果,为乡村振兴增添了后劲。日前,襄阳市文化和旅游局发文,命名该村为3A级景区式村庄。福建客商慕名来到陈家湾村投资注册襄阳绿野仙踪食品有限公司,生产的香菇酱出口到东南亚。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农民调研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敬胜胡同甲3号东侧;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