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首页 > 资讯动态 > 五寨县:以特优农业示范基地为抓手全力推进乡村振兴

五寨县:以特优农业示范基地为抓手全力推进乡村振兴

发布时间:2023-07-30 作者:佚名 来源:忻州市农业农村局

  

  

  走“特”“优”之路,绘振兴画卷。近年来,五寨县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调研山西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以特色农业种植试验示范基地建设为抓手,充分释放特色农业优势,全力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

  五寨县特色农业种植试验示范基地位于“八十里米粮川”腹地的小河头镇和胡会乡交界处,占地总面积3472亩。由鑫丰盛农业、益康农产品、紫润农牧业、正道良田农业、瑞雪食品、绿农园农业、优草农业、中科农业、正和堂药材、芪神药业10个示范主体组成,分为甜糯玉米、杂交谷子、杂豆扩繁、中药材4个试验示范区,示范种植3类作物129个品种(其中甜糯玉米区示范种植24个品种1848亩;杂交谷子区示范种植9个品种1034亩;杂豆扩繁区示范种植96个品种268亩;中药材区示范旱地黄芪育苗和移栽技术322亩)。辐射带动小河头、前所、胡会、东秀庄、孙家坪周边5个乡镇47个村,有力推动甜糯玉米、小杂粮、中药材等特色优势产业集群发展,引领带动全县持续巩固脱贫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经过两年的试验示范,该基地成为晋西北地区有机旱作农业的“试验田”、杂粮产业的“展示窗”和农业高质量发展的“新高地”。

  ——在选育技术上下功夫,推动产业提标增产。坚持试验新品种、示范新技术,整合资源力量,集聚人才技术,在抗旱品种筛选、种质资源挖掘和高效栽培技术推广等方面下功夫、求突破,针对性破解该县杂粮品种单一、品质退化、产量下降等发展瓶颈,选育出适合五寨种植的5个杂粮新品种,示范推广农业新技术12项,为160户家庭农场和专业合作社主推适用技术,引导6600户脱贫户种植主导品种,形成甜糯玉米标准化体系1个,特别是张杂3号、秦杂6号等品种的谷子种植面积达13.2万亩。晋糯20、万糯8号、万糯2000等品种的甜糯玉米种植面积达6万亩,杂粮种植面积达35.4万亩。2022年基地内种植农作物亩均增产400斤以上,产值增加500元以上。

  ——在培育龙头上做文章,推动企业提质增效。结合基地建设,优化营商环境,培育壮大10家示范主体。健全完善“示范种植—精深加工—线下线上销售”为一体的产业经营模式,提高产业发展的规模化、标准化、特色化水平。依托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区杂粮、甜糯玉米等产业园不断延伸产业链条,推进“前端”优质高产、“中端”精深加工、“后端”对接市场,全力打造特色鲜明、功能完善、链条完整的特色产业集聚区,促进经营主体数量做多、规模做大、实力做强,为示范基地引领发展提供稳定支撑。2022年10家示范主体产值突破2.26亿元,新商标注册达到10个。

  ——在带农益农上求实效,推动农民提能增收。健全带农益农联结机制,将农民嵌入到种植示范基地的各方面、各环节,多措并举助就业,千方百计促增收。岗位安置一批。基地种植、收获时节可提供就业岗位160个,今年已带动农户154人,带动脱贫户、监测户84人,人均增收3000元以上。务工吸纳一批。在年终加工销售环节吸纳务工人员320人,以稳定加工3个月测算,人均可带动收入1万元。辐射带动一批。2022年示范区辐射带动5乡47村,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1499元,同比增长6.7%;脱贫人口人均纯收入达13102元,同比增长14.4%。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发展乡村特色产业,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立足农业特色优势,全县初步形成以甜糯玉米、杂粮、马铃薯、中药材等优势产业为主的第一产业。下一步按照全产业链发展思路,不断深化试验示范基地建设,全面扩大‘建设一点、带动一批、形成一片’的辐射效应,真正把示范基地打造成农业现代化的‘新引擎’。”五寨县委负责人表示。

  来源:忻州日报


原文链接:https://nyncj.sxxz.gov.cn/zwyw/xzyw/202307/t20230727_3892279.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农民调研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农时代农业技术研究院主办|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农民调研网 nmdy.org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019387、010-80440269、010-69945235
监督电话:18516948318,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敬胜胡同甲3号东侧;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邮箱: qgsndy@163.com 客服QQ : 2909421493 通联QQ : 213552413
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
北京中农时代农业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