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望着收割机在田间来回穿梭,将一粒粒金黄的稻谷尽收“囊中”,绘出一幅丰收的画卷,宜州区庆远镇洛岩村古荣屯村民覃振林满心喜悦地说:“要是没有高标准农田建设,今年我们屯的这片农田肯定颗粒无收”!
一片丰收景象
今年以来,全市降水持续偏少,加上5月末至6月上旬大范围高温天气,至6月中旬,全市耕地均受到气象干旱影响,其中水田缺水 5.44 万亩、旱地缺墒 3.74 万亩,因旱未能播种面积1.37万亩。
为积极应对旱情,我市充分发挥高标准农田“旱涝保收”作用,在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区内通过泵站抽取地下水存蓄于水池中,由村委设立账户,村民根据自家农田用水需求,从蓄水池中抽水灌溉,再把灌溉用水耗电产生的费用转交给管护主体,实现水电费用收支平衡。通过强化用水调度管理,全力保障灌区用水,促进粮食增产和农业高质量发展。
农民通过泵站抽取地下水灌溉农田
目前,全市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区内共建设129座泵站、269座蓄水池、525座拦水坝,均正常投入使用,全面实现提水和蓄水;共调水超4亿立方米,灌溉高标准农田136.12万亩。全市各地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区比非项目区受旱情影响小,经初步测算,项目区内平均亩产稻谷400公斤左右,与往年雨水充沛自然灌溉农田取得的收成持平,高标准农田建设有效助力全市粮食生产抗旱稳产。
农民忙着打包稻谷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农民调研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敬胜胡同甲3号东侧;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