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下旬,灵川县绝大部分早稻已成熟,也是晚稻集中插秧期,进入“早稻抢收、晚稻抢插”大忙期,同时,也是中稻中后期田间管理的关键时期,整个7月下旬是“三夏”大忙期。特提出如下生产建议。
一、抓紧抢收早稻。当籽粒黄熟度达到85%时,及时抢收,做到熟一块收一块,并抢晴天晒干(或烘干),确保稻谷产量和品质。
二、加强中稻田间管理。在加强肥水管理的同时,要特别重视对稻纵卷叶螟、钻蛀性螟虫、稻飞虱、纹枯病和稻瘟病等主要病虫害的防治。多数中稻品种易感稻曲病,要抓住大胎破口前约7天这个关键时期,喷药防治稻曲病。7月下旬至8月上、中旬是一年中气温最高的季节,要积极防御中稻高温热害。籼稻开花期受长期高温伤害的临界温度为日平均气温30℃,短时受高温伤害的临界温度为35℃。防御高温热害措施:一是采用日灌夜排,以降低穗层温度。二是喷施叶面肥,采取喷施3%的过磷酸钙溶液或0.2%的磷酸二氢钾溶液,外加旱地龙、美洲星等营养液肥,可增强水稻植株对高温的抗性。三是后期保持湿润,不能断水过早。
三、及时抢插晚稻,插足基本苗,并早追肥、早管理。“春争日,夏争时”,尽量缩短早稻收割与晚稻抛插秧之间的间歇期,抢时移栽。①施足基肥,无农家肥时,亩施三元复合肥25~30公斤或碳铵20~30公斤、磷肥25~35公斤、氯化钾5公斤。②要适当增加种植密度,抛插足基本苗。一般每亩抛栽2.0~2.3万蔸,基本苗5万~8万/亩,手插秧每亩插植1.7~2.0万穴,基本苗6万~10万/亩。③及时追肥,在栽后3~5天施分蘖肥,亩施尿素8~10公斤,钾肥5~8公斤,促前期早发。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农民调研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敬胜胡同甲3号东侧;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