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佳丽 刘玉明)记者近日走进三台县断石乡禹和村,集中连片的艾草种植基地绿意盎然,一株株艾草长势喜人,淡淡的艾草香弥漫田间,散发着沁人心脾的艾香。村民正忙着收割、打捆,鲜绿的艾草在工人收割后,整齐地摆放在田间进行晾晒。
“端午节前后艾草就成熟了,现在是收割的最好时间,我们主要采取人工收割方式,不仅整齐还很干净,更方便后续打捆。”正在收割艾草的村民谭中华介绍说,艾草生命力非常旺盛,耐寒、耐旱,种植成本较低,具有一次性种植,一年3次采收、经年持续生长的显著特点,且产量高、效益好,亩均年收益为3000元左右。
2017年,禹和村发展艾草种植50余亩,并成立中和艾中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同时,专合社还不断加大对艾草制品的研发力度,先后研发了艾草茶、艾灸条、艾叶枕头、艾草纯露等产品,打造属于禹和村自己的“中和艾”品牌,并与多家体验店合作,推广艾灸。
短短几年时间,禹和村形成了艾草生产、加工、艾草产品销售于一体的生产线,开发出艾草茶、艾灸条、艾叶枕头、艾草纯露等30多个艾草产品,村两委成员参与管理,产品销售所得纯利润10%向禹和村集体提成。
“为了保持艾草的草本精华,我们仍然采用传统的石臼捣艾技术。”中和艾中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总经理代桂花介绍道,同时专合社通过线上线下的销售方式,年产值达到60多万元。
据了解,禹和村艾草产业发展起来之后,当地村民在合作社打工每月就近就地务工。同时,还吸引了大批“候鸟”家庭回村创业。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农民调研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敬胜胡同甲3号东侧;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