捕捞到中华鲟、达氏鲟和白鲟,应先记录捕捞地点时间,并尽快、尽可能拍摄照片录像后,就地放流,如误捕个体受伤,需采取必要的救护措施。捕捞到其他的养殖逃逸鲟鱼,电告当地渔政部门,由渔政部门处置。
误捕鲟鱼的外伤处理
误捕的鲟鱼常有明显的外伤,有时会伴有体腔积气及仰卧的症状。对于一些伤口较小的中华鲟、达氏鲟等原产的鲟鱼,记录相关信息(捕捞时间,地点,体长等生物学数据)后可直接放归捕捞水域。对于较小的外伤(如滚钩造成的伤口),可用吸水纸吸干水分后,涂抹红霉素软膏等消炎药物;伤口较大时可用1/2 8×20弧形针、医用丝线按一针一结缝合法缝合,每约1厘米缝合1针,对体腔积气,可用注射针头小心排气。对于仰卧症状,应进行人工辅助扶正。
误捕鲟鱼的暂养
对于受伤较严重的鲟鱼,经简单的外伤处理后,需先暂养,等待转运及下一步的救治。鲟鱼暂养首先需要具备充分溶氧的较大水体,以降低其应激反应,如暂养于渔船的船舱,拴养于江边等。
误捕鲟鱼的转运
对于身体失去平衡、外伤较严重的误捕鲟鱼,需要将其转运至较好的水环境中进行专门的救护。对于较小的鲟鱼,可利用各种材质(橡皮、帆布、塑料)的运输袋充氧运输。对于大规格的鲟鱼宜采用活鱼运输车转运。
误捕鱼的康复驯养
受伤的误捕鲟鱼需要在较好的水环境中进行专门的康复驯养,并配合内科治疗。对于摄食困难的鲟鱼,可通过人工喂食促进其重新主动摄食。生态车间建成以来,已成功救护因误捕受伤的中华鲟近百尾,是受伤珍稀水生野生动物理想的救护基地。
长江水产研究所珍稀濒危鱼类救护联系方式
请一定注意,如果近期在长江中下游误捕鲟鱼,切记不可随意放生!可对鱼体进行测量记录,随后联系相关人员(电话附在下面),递交数据,由他们判断捕到的鲟鱼种类以及处理方法!
联系方式:
刘志刚(工程师):18971675079
杜浩(副研究员):18186217257
鱼体测量示意图
全长:从头部吻端至尾部末端的长度
体长:从头部吻端至尾柄处最后一个侧骨板的末端的长度
体高:从第3-5个鱼体背骨板最高处到腹部的高度
叉长:从头部吻端至尾鳍最深凹陷处的长度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农民调研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敬胜胡同甲3号东侧;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