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首页 > 资讯动态 > ​豚馆合家欢 | 江豚“淘淘”生日快乐!

​豚馆合家欢 | 江豚“淘淘”生日快乐!

发布时间:2023-07-10 作者:佚名 来源:武汉市农业农村局

  

  近日,世界第一头在全人工环境中成功繁育的长江江豚“淘淘”迎来18岁生日,它是全球第一头出生在人工环境下的长江江豚,如今已满18岁,而且是两头江豚宝宝“汉宝”和“小久久”的父亲。“小久久”是首头人工繁养雌性二代小江豚,在上个月过了周岁。跟随记者近距离观察“微笑天使”江豚,了解人工繁育江豚的重要意义。

  7月7日下午2点,武汉市农业农村局联合新华社、中科院水生所、武汉白鱀豚保护基金会,面向全球开展中英双语实时直播,为江豚淘淘,女儿小久久及其妈妈福久办一场盛大的家庭派对,庆祝父女俩生日!

  

  2005年,“淘淘”出生时,陈佩薰和“淘淘”一家三口同框

  江豚“淘淘”,2005年7月5日,出生于中科院水生所白鱀豚馆,是江豚中的“大明星”。

  

  

  7月5日,在中科院水生所白鱀豚馆,“淘淘”在水中游动

  “淘淘”为江豚繁育立下汗马功劳,通过对“淘淘”的跟踪训练,中科院水生所收集到数据,为江豚的生理保健及保护实践提供科学支撑。

  

  

  7月5日,在中科院水生所白鱀豚馆,“淘淘”在水中游动

  科研人员还从“淘淘”参与人工繁育的过程中了解和掌握了江豚生长、交配、妊娠等相关技术,为江豚的繁殖生物学研究提供了重要参考。

  陈佩薰老人作为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研究员,是鲸类保护生物学学科组创始人,她编撰了我国长江鱼类生态第一书《长江鱼类》开拓了我国淡水豚类学的新领域。

  

  

  陈佩薰老人(右)抱着长江江豚公仔

  1978年,中科院决定由水生所组建一个研究团队,白鱀豚研究组(现鲸类保护生物学学科组)由陈佩薰带领,白鱀豚研究组曾成功救治了我国第一头也是唯一一头长期人工饲养的白鱀豚“淇淇”。

  多年来,鲸类保护生物学学科组持续开展,白鱀豚和长江江豚的研究和保护工作完善了保护技术体系,进一步拓展了中华白海豚、东亚江豚、布氏鲸等在内的沿海鲸豚类研究领域。

  

  

  2021年5月10日,在湖北省宜昌市江边,长江江豚在水中嬉戏

  如今,越来越多像陈佩薰这样的科学家们,为守护生态环境投身科研、勇攀高峰,“淘淘”的兄弟姐妹们,越来越频繁地在江河中出现,江豚的微笑治愈着人们,呼唤起人类与自然共生共存的美好愿景,让我们一起守护长江江豚,保护母亲河。

  附件:

   站所收集的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原文链接:http://nyncj.wuhan.gov.cn/xwzx_25/whsn/202307/t20230707_2228401.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农民调研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农时代农业技术研究院主办|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农民调研网 nmdy.org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019387、010-80440269、010-69945235
监督电话:18516948318,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敬胜胡同甲3号东侧;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邮箱: qgsndy@163.com 客服QQ : 2909421493 通联QQ : 213552413
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
北京中农时代农业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