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首页 > 资讯动态 > 丘陵山地也能“游刃有余” 武汉破解智能农机作业“密码”

丘陵山地也能“游刃有余” 武汉破解智能农机作业“密码”

发布时间:2023-06-22 作者:佚名 来源:武汉市农业农村局

  

  丘陵山地带作业一直是智能农机面临的难题,不过,在生产实践中,这一“密码”正被武汉市农机手破解,无人驾驶拖拉机、插秧机、植保等新机具,在这里却能实现耕作自如,效力提高50%。

  

  黄陂区王家河街利梓农机专业合作社理事长缪斌既是农技员,又是农机手,与农机打交道已有16个年头。尽管合作社实现全程机械化作业,但每天还是免不了要马不停蹄地跟着拖拉机跑,他一直盼望有一天从农田中进一步解放出来,彻底告别“面朝黄土背朝天,弯腰驼背几千年”的劳作历史。然而,合作社70%的农田是丘陵山地,如何破解农机在丘陵山地耕作密码?在程序员的帮助下,合作社每一块农田都被录入5G系统,然后对它们逐一定位、编号、注册,从此,它们有了名正言顺的“户口”,有了“户口”智能农机就能很听话地耕种了,但这只对于宽阔的大田而已。

  

  瞧,都是上一块下一块不成形的“巴掌田”,以前只能靠人工,现在慢慢被无人驾驶机械取代,但在耕作中,缪斌发现有许多畸形农田相当部分无人机也玩“偷懒”,作业过程中直接扬长而去,无法精准作业到位。他一方面向程序员建议,能否多设点位,让拐弯抹角或是被障碍物遮掩的农田都能照顾到?一方面将大型农机改小型。还真奏效,经过重新布局定位点后,无人机械变得非常“听话”,再也不玩“偷懒”了……如今,缪斌正打造首个智能无人驾驶农机合作社。

  

  缪斌介绍,合作社建立了5000余亩的水稻全程机械化高产创建示范基地,现有各类农机具108台套,工厂化育秧连栋大棚2000平方米,各类交通运输车辆11辆。建有200多平方米的电教室、36平方米的办公室、18平方米的大米储存室,60平方米的维修车间,3000多平方米机库棚和仓库,520平方米烘干厂房。以前,农忙时,合作社每天不得不请50到100人操作各种农机具,驾驶员每月工资8000元,普通工也得3000到4000元,现在5000亩水稻生产从事管理人员仅10名左右,人工成本一下子降了一半,效率提高50%。

  

  黄陂区武汉港湾永旺农机专业合作社建成了集耕、种、管、收、烘干于一体的全产业链智能农机化水稻生产体系,正在打造北斗智慧农场。理事长胡丹介绍,用无人机喷洒农药和追加液态肥料,每小时能完成150亩。以往干这项工作要请上10人,现在只需一人就搞定。

  

  另外,水稻收割与谷物烘干设备无缝对接,也基本实现无人作业,不受天变下雨影响,每天烘干九万斤稻谷,一年可烘干200万斤稻谷,为附近20多个村的稻谷进行烘干、加工和包装,助村民增收致富。

  6月19日,武汉市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指导中心、市农教中心、邓子新院士农业科普工作室联合举办的智能农机应用技术培训班在黄陂木兰花乡举办,重点推广智能农机丘陵山地作业新技术。

  附件:

   站所收集的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原文链接:http://nyncj.wuhan.gov.cn/xwzx_25/whsn/202306/t20230621_2220224.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农民调研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农时代农业技术研究院主办|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农民调研网 nmdy.org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019387、010-80440269、010-69945235
监督电话:18516948318,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敬胜胡同甲3号东侧;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邮箱: qgsndy@163.com 客服QQ : 2909421493 通联QQ : 213552413
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
北京中农时代农业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