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首页 > 各地动态 > 【重实效 强实干 抓落实】农田不闲 土地生钱 八步区信都胡萝卜喜迎丰收

【重实效 强实干 抓落实】农田不闲 土地生钱 八步区信都胡萝卜喜迎丰收

发布时间:2023-06-12 作者:佚名 来源:广西玉林市农业农村局网站

  

  三月春风暖,沃野田畴农事忙。3月23日,在广西贺州市八步区信都镇福桥村耕地提质改造(旱改水)项目基地内,到处都是村民忙碌的身影。村民们有的弯腰拔萝卜,有的蹲坐切割萝卜叶,田间地头不时传来爽朗的笑声。

  

  

  不远处,几辆运载拖拉机在田间来回穿梭,拔萝卜的“大部队”分出一半人手,熟练地将胡萝卜分拣、装袋、装车。

  

  贺州禾香农业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王青源介绍,福桥村的胡萝卜直供电商平台销售,每天按需收割。“通常情况,每天供应15吨左右,今天的量特别大,要供应30多吨。我们村的胡萝卜每亩产量7000斤左右,除去4000元的成本,每亩的利润有2000多元。


  福桥村通过土地流转,盘活土地资源,充分利用两季水稻冬闲地,引导和支持种植户大力发展特色产业,不让农田“闲”着,最大化提高土地资源利用率,不仅种植户得到了实实在在的收益,附近的村民也多了增收渠道。

  


  早上8时,福桥村的村民覃水莲就到萝卜地里干活。“每天的工资是80元,还能照顾家里,我很满足。”覃水莲说,因为农田从来不“闲”着,所以自己在家门口就能实现就业增收。

  

  广西乡村科技特派员、信都镇农业农村服务中心高级农业师黄玉莲表示:“我们会及时提醒种植户什么时候抢收、什么时候种植。比如,胡萝卜收完以后,马上就进入水稻种植期,水稻收割完后继续种蔬菜,可以说是一年四季无‘闲田’。我们的目标是将土地的价值最大化,促进农民增收,助力乡村振兴。”

  

  20多名像黄玉莲一样的乡村科技特派员,活跃在八步区各乡镇的田间地头,通过推广农业新机具、新模式、新技术等,挖掘冬闲田扩种增收潜力;同时为农户提供技术指导,引导农户扩大蔬菜种植规模,促进农村发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近年来,八步区充分利用两季水稻冬闲地,引导农民规模流转闲置旱地、撂荒地,统筹旱改水、土地综合整治增减挂工作,推行“稻—菜”轮作模式,解决菜与粮争地问题,实现粮菜“双赢”。这样的轮作模式确保了蔬菜稳产保供,一年四季不“断档”,促进当地特色农业高质高效发展。


  


原文链接:http://nyncj.gxhz.gov.cn/nydt/t16645857.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农民调研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农时代农业技术研究院主办|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农民调研网 nmdy.org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019387、010-80440269、010-69945235
监督电话:18516948318,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敬胜胡同甲3号东侧;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邮箱: qgsndy@163.com 客服QQ : 2909421493 通联QQ : 213552413
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
北京中农时代农业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