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治农业面源污染,事关民生福祉。5月底以来,市农业农村局紧紧围绕畜禽养殖粪污治理、秸秆禁烧与综合利用、种植业结构调整、农田排灌系统生态化改造等方面,持续推动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从农业生产源头抓起,多措并举开展农业面源污染治理,促进农业绿色发展。
一、把牢治理“关”,持续推进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
为加快全市畜禽粪污治理,加强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市农业农村局上下联动、全面排查,深挖问题隐患,狠抓整改落实。5月31日,根据整治问题清单,组织工作专班赴东海县开展畜禽养殖粪污隐患专项巡查,对石湖镇、青湖镇、黄川镇、白塔镇、双店镇、张湾乡、驼峰乡等26家问题养殖场(户)展开全面排查,对查实的问题现场提出整改意见,明确要求汛前全部整改到位。6月2日,组织开展联合督导专项巡查活动,对东辛农场问题养殖场采取“家家到”巡查方式,排查畜禽粪污治理过程中的“痛点、难点、堵点”,帮助东辛农场深入梳理问题清单,科学合理制定一户一策,统筹解决畜禽养殖污染难题。
二、紧绷防范“弦”,大力推进秸秆禁烧与综合利用。
入夏之初,市农业农村局对2023年秸秆综合利用工作进行专题安排部署,坚持农用优先、产业导向、多措并举,确保把秸秆禁烧与综合利用各项工作落到实处。6月6日,组织专家组赴灌南田楼镇和三口镇开展夏季秸秆综禁巡查,要求确保夏收期间“不点一把火,不冒一处烟”,同时要全面做好秸秆离田利用工作,尤其是国省考断面周边各乡镇点和重点河流沿线一公里范围内的秸秆全量离田,以点串线、以线带面,源头减控农业面源污染,保障夏季重点河流水质达标。
三、强化科学“基”,稳步推进种植业结构优化调整。
传统的直播稻种植方式存在“风险大、产量低、效益差”等问题,对我市粮食安全构成较大隐患。近年来,我市大力推进直播稻减控工作,推广高产稳产的机插稻种植方式,为保证育秧苗供应,5月31日,市农业农村局赴东海工厂化育秧中心,调研育秧盘生产情况,目前寇荡工厂化育秧中心安装自动化水稻育秧流水线8条,实现全程智能化、机械化育秧,出芽率超95%,每小时生产育秧盘可供应200亩水稻种植。
四、扛起责任“担”,加快推进农田排灌系统生态化改造。
以项目建设为抓手,以示范带动为引领,加快推进农田排灌系统生态化改造工作。5月31日,市农业农村局赴东海县调研农田排灌系统生态化改造试点,该试点项目依托高标准农田建设加快农田生态化改造,因地制宜布局生态护坡和生态拦截沟渠,配置沉水、挺水、护坡植物和生态净化浮岛,计划新建智能一体化灌溉泵站,配备一体化智能水质监测仪,通过建设自嵌式植物生态排水沟,逐步形成生态缓冲、退水回收的循环利用模式。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农民调研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敬胜胡同甲3号东侧;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