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山县围绕“提高农民素质、提升农业技能、助推乡村振兴”的目标,6月3日,县农业农村局、公安镇政府联合到公安镇大龙村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努力打通宣传群众、关心群众、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全面提升“结对共建”工作成效,助推清廉乡村建设高质量发展。县农业农村局副局长刘寿龙,公安镇党委书记李海华、镇长李龙联合率志愿服务者一行13共同参加。
参观实训,让身边人讲身边事、以身边事感召身边人
活动组织公安镇各村委40多名干部群众开展乡村振兴田间课堂实训,现场观摩大龙村委“渠相通、路相连、旱能灌、涝能排”高标准农田的壮观,到高村实地体验高标准农田建设,让低效“巴掌田”变身高产“连片田”,烤烟产业丰收在望的喜悦;参观大龙村“三清三拆”建设高村文化广场,不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提升乡村颜值。在高村大坝现场聆听大龙村党总支部书记陶成行介绍在“三清三拆”和高标准农田建设中,村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干部身先士卒,示范引领村民主动参与、投工投劳,共同打造美丽乡村;在高标准农田项目建设中村两委干部充分与中标方沟通,动员工程建设用本村的施工队和民工,本来施工设计是7个月的工期4个月就完工,既节省了施工方的劳务成本,又增加当地群众的务工收入,全面推进清廉乡村建设向纵深方向发展。
活动人员看到了“成绩”,更看到了“成绩”背后的努力,黄凤村委党总支部书记钟聿表示,这是一次参观实训学经验、找差距、带着问题寻良策的过程,既收获了经验、找准了契合点,又反思了差距、明晰了思路。
授人以渔,提升群众生产技能、经营管理能力
志愿服务者在大龙村委宣讲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举办“水稻+水稻+菜”轮作标准化种植技术培训班,做到培训、指导、服务“三位一体”,积极提供从轮作模式—选择品种—整地育苗—肥水管理—病虫害防治—实时收获—最终受益的一条龙服务,切实提高种植大户和群众的自我发展能力和辐射带动能力,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
“通过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结对共建”活动,参与志愿服务的农技人员与农民见面率更高、指导更到位,农民群众生产中的一般技术操作得到了有效指导,重点技术疑难也得到了及时迅速解决。”大龙村委干部陶成之深有感触地说道。
精准施策,深入开展“点餐式”文明实践服务
该局发挥农业农村部门技术资源优势,在5月4日调研论证修建电灌站可行性基础上,目前已在背风塘投资18万元开工建设电灌站,计划建设泵房1座,更换抽水设备2套,维修引水渠道100米,项目建成后,可带动大龙村委300亩优质稻产业发展,受益群众118户602人,其中受益脱贫户21户103人,切实解决基层群众“急难愁盼”问题。
刘寿龙介绍高标准农田与农田水利有机融合建设成效
李海华介绍大龙村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快干经验
大龙村“三清三拆”建设高村文化广场提升乡村颜值
大龙村委动员中标方用本村施工队和民工建成高村大坝
在大龙村委宣讲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在大龙村举办“水稻+水稻+菜”标准化种植技术培训
高标准农田建设促大龙村烤烟产业链发展丰收在望
公安镇大龙村委背风塘电灌站建设如火如荼进行中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农民调研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敬胜胡同甲3号东侧;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