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市玉米常年种植面积300万亩左右,其中春玉米种植面积60余万亩,占比20%多一点,当前我市春玉米早播田块已进入小喇叭口期。近期市植保站会同各县市区植保部门调查,当前全市玉米、水稻病虫发生情况:虫害要重于病害,玉米虫害主要有玉米螟和粘虫,一代玉米螟处于幼虫1-3龄期,百株虫量0-150.6头,平均18.3头,玉米被害株率0-75%,平均9.7%。部分田块发生较重,田间发生差异性较大。粘虫在局部田块为害较重、虫量偏高。由于近期我省阳新、通山等地相继发现草地贪夜蛾成虫和幼虫,所以各地同时要高度关注草贪的发生危害。
水稻虫害主要有一代二化螟,当前一代二化螟处于卵孵盛期,部分卵块已孵化,进入低龄幼虫为害期,秧田枯鞘率0-0.3%,平均0.16%。局部田块同时应关注水稻苗瘟病和稻蓟马。
防治意见:
(一)带药移栽,抓好螟虫防治
还未移栽的水稻要继续做好带药移栽工作,秧苗移栽前3-5天施用内吸性药剂,带药移栽,预防螟虫、稻瘟病、稻蓟马等,可以减少一次大田用药。6月初以前移栽的早插的大田在6月中下旬,注意防治二代螟虫、稻蓟马等。
(二)准确监测,及时防控玉米害虫
春玉米:春玉米面积较大的县市区要注意防治玉米螟,兼治粘虫、蚜虫等害虫,确保心叶不受害。夏玉米:在玉米3-5叶期,注意防治玉米螟、草贪和粘虫,确保玉米全苗。
(三)科学防控,选用高效低毒药剂
1、二化螟:亩用20%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10毫升,或10%四氯虫酰胺悬乳剂40克、10%阿维·氟酰胺悬浮剂20-30毫升、18%杀虫双水剂300ml+BT粉剂40克兑水45公斤均匀喷雾防治,以上药剂可轮换使用,以降低防治成本和提高防治效果。
2、草地贪夜蛾:抓住低龄幼虫(1-3龄)的防控最佳时期,选择清晨或傍晚,喷洒玉米心叶、雄穗和雌穗等部位,确保草地贪夜蛾不暴发、不成灾,实施“虫口夺粮”。在幼虫低龄期选择苏云金杆菌、短稳杆菌、金龟子绿僵菌等生物农药于傍晚前施药防治。
3、玉米螟、粘虫:狠抓一代玉米螟的防治,能够减轻二代玉米螟的发生,每亩用氯虫苯甲酰胺10ml或氯氟氰菊酯30ml兑水喷雾,药液尽量用在植株的心叶上。
4、稻瘟病:感病品种要重点防治,每亩可选用75%三环唑25-30克或2%春雷霉素水剂100-120毫升或40%稻瘟灵100毫升,兑水喷雾,抢晴施药。
5、稻蓟马:每亩可以选用30%噻虫嗪3-4克或25%吡蚜酮可湿性粉剂25克,均匀喷雾。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农民调研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敬胜胡同甲3号东侧;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