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荞麦属荞麦三个栽培种之一,城门苦荞是柴桑区百余年种植历史的传统产品,主产地位于柴桑区城门街道,1984-1986年参加全国第一轮荞麦区试,平均产量居全国第一,成为金牌种子。1987年10月,中国农科院在九江县召开全国荞麦专题会议,将城门苦荞麦定名为“九江苦荞”,并向全国推广,2000年-2002年,“九江苦荞”再次参加全国荞麦区试,其蛋白质含量13.86%、脂坊含量3.77%,均名列第一,芦丁含量1.18%、名列第二,淀粉含量71.52%,名列第三,是降血糖良品。
为扩大九江苦荞影响,保护优质种质资源,柴桑区农业农村局积极开展城门苦荞麦的保护与利用,联合城门街道,建设了“九江苦荞”示范种植园10亩。示范种植园的成功建设,带动了周边地区农户种植“九江苦荞”,达到了保护“九江苦荞”的目的。
据了解,城门街道2023年上半年种植的“九江苦荞”达到了200余亩,目前长势良好,即将进入收割期,预计亩产能达到150斤以上。
下一步,柴桑区农业农村局将继续落实种质资源保护。一是指导“九江苦荞”收获工作,确保种子质量达到用种标准,推动本地优势种质资源发展。二是协助城门街道推进“九江苦荞”产品开发,联系相关生产企业和科研机构就“九江苦荞”的高产栽培技术、开发利用等方面设立专项,开展联合研究,推进“九江苦荞”的开发利用,做大做强“九江苦荞”产业,助力乡村振兴。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农民调研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敬胜胡同甲3号东侧;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