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首页 > 农民调研 > 宜城:无人机助力稻虾共养

宜城:无人机助力稻虾共养

发布时间:2023-06-05 作者:佚名 来源:襄阳市农业农村局

  

  

  

  当下正值稻虾养殖时期。5月5日,在湖北宜城市郑集镇潘河村看到,一架无人机在稻虾田上空来回穿梭,将饲料均匀地撒向水面。襄阳兴壹虾稻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潘晓军正在操控无人机,为1200亩稻虾田投放饲料。

  “我们这个基地共有1200亩。以前需要10个工人整天才能完成投料任务。使用无人机后,我一个人只需3个小时就能完成投料。”潘晓军说:“除此之外,无人机还能用于稻田施肥和喷药。”

  谈到价格,潘晓军说:“我们刚捕获的这批虾,每只大约半斤。去年价格是15元一斤,今年能卖到17元,比去年的价格要好。”

  潘晓军介绍说,目前他的虾已大量上市,每亩的综合收入增加了3000多元,比单种水稻高出了许多,并且带动了周围村民的就近就业。

  他说:“每年从3月到6月,我们会请附近的村民来捕虾,大约7到8个人。平均每个月能挣4000到5000元。”

  稻虾共作只是宜城稻渔综合种养模式之一,宜城市有水田面积55万亩。在稻虾共作模式引导下,制定了《宜城市特色淡水产品(小龙虾)产业链发展实施方案(2021-2025年)》,争取到项目资金1300万元,用于产业基础设施建设、农户补贴。同时也开设了虾稻共作技术培训班,培训稻虾养殖企业负责人、技术人员及新增养殖户200人次。发展小龙虾养殖面积31425亩,养殖户254户,合作社34家,年产小龙虾3507吨,带动就业1.2万人,产值2.39亿元。

  


原文链接:http://nyncj.xiangyang.gov.cn/nygl/zzgl/202305/t20230510_3216515.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农民调研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农时代农业技术研究院主办|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农民调研网 nmdy.org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019387、010-80440269、010-69945235
监督电话:18516948318,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敬胜胡同甲3号东侧;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邮箱: qgsndy@163.com 客服QQ : 2909421493 通联QQ : 213552413
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
北京中农时代农业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