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加快建设农业强国的起步之年,也是我市实施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的首战之年。锦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春耕春播工作,坚决扛牢粮食生产大市政治责任,把稳定粮食生产、保障粮食安全作为重要战略任务,抓实各项保障措施,压实责任聚力推进,确保粮食生产稳定“开局”。
一、春播工作抢先抓早
今年,我市春耕备耕组织发动早、责任压得实、工作力度大,农民积极性高。各级农业农村部门强化组织发动、加强指导服务,会同气象部门及时发布春播气象信息,指导农民抢抓土壤墒情适宜和首场透雨等有利时机,适时开展春播作业。大田作物于4月中旬如期展开,“五一”期间开始大面积播种,在5月底之前全部春播农作物播种完成,实现了播(插)在最佳的预期时段。
二、关键技术措施落实到位
市农业农村局先后印发《关于印发2023年稳定粮食油料生产行动方案的通知》(锦农发〔2023〕120号)、《2023年锦州市大豆扩种工作方案的通知》(锦农发〔2023〕121号)及《2023年“虫口夺粮”保丰收行动方案》等,要求各县(市)区积极指导农户开展春耕生产工作。为确保春播工作顺利开展,局主管领导深入到生产一线开展工作督导,并要求各县(市)区组织农技专家开展技术指导服务、开展科技示范户指导员培训、花生绿色高质高效等生产技术培训等,为春播生产提供技术支持。
三、技术服务指导形式多样
因地制宜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科技培训,培训基地、基层推广机构、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等多方联动,线上线下整合,形成广泛参与、上下联动的大培训格局,实现培训到村入户、到田间地头、技术落地、农民受益。年初以来,已开设科技培训9个班次,培育高素质农民1200余人;开展网络直播培训,受益农民7000余人;加快新技术应用,建设示范基地36个,遴选主推技术63个,培育示范主体1718个,全市农业技术人员共入户指导12946户次。
截止到5月26日,全市春播结束,据农情调度,我市春播粮食面积546.88万亩。由于政府及各级农业部门适时发布、宣传各类惠农政策,及气象条件适宜,农民种粮积极性提高,因此粮油作物种植面积有所提高。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农民调研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敬胜胡同甲3号东侧;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