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切实强化种业知识产权保护,打击假冒伪劣、套牌侵权等违法行为,进一步规范种子生产经营秩序,维护良好的种业发展环境。近期,市、县两级农业农村部门开展了2023年春季农作物种子市场专项监督检查。
一是加强种子行业管理,检查经营主体情况。全市共出动种子监管人员718人次,检查经营主体281家,重点检查了种子生产经营企业是否具备资质,销售门店是否按规定备案,是否建立健全生产经营档案,是否存在销售“白皮袋种子”、套牌种子等侵犯植物新品种权行为,是否存在拆包销售等违法行为。
二是加强市场品种管理,核查审定编号情况。对审定的主要农作物水稻、大豆、玉米品种进行重点检查,核查是否存在未审先推、已撤销审定品种违法推广销售等情况;同时对市场销售种子标签、使用说明等内容是否合法规范进行了检查。从检查的农资门店来看,在售的水稻品种有225种、大豆有25种、玉米有65种,均是通过审定且适宜我市种植的品种。
三是加强种子质量管理,抽检相关指标情况。对水稻、玉米、大豆、蔬菜等春季在售种子按一定比例抽样,共抽取样品140份,并进行实验室净度、水分和发芽率三项质量指标检测;部分玉米、水稻种子样品同时寄送省农业农村厅开展品种真实性、纯度和转基因成分检测,不断强化对市场种子质量的监督管理。
此次专项监督检查,我市种子市场秩序整体较好,后续将对种子质量检测数据情况进行跟踪关注,切实保障我市春季农业生产用种安全。(种业处、农技中心供稿)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农民调研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敬胜胡同甲3号东侧;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