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绕“支部有作为、党员起作用、土地提效益、集体有收益、群众得实惠”,大可乡水尾村党总支通过领办专业合作社,从党员干部带头、确保项目落地、规范运营管理入手,将组织优势和合作社的产业优势相结合,努力破解村集体经济发展难题,走出了一条党建引领村集体经济壮大、助力乡村振兴加速的新路子。
突出组织引领,
让村党总支走向振兴“前台”
按照“总支领办、党员带头、利益共享、风险共担”原则,水尾村党总支改变以往传统合作社“单打独斗”旧模式,通过突出村党组织引领,成立由书记带头,社区“两委”成员、党员村民代表、技术骨干和群众共同参与的烤烟种植专业合作社和花椒种植专业合作社。实行村 “两委”与合作社“双向进入、交叉任职”工作机制,两套体系一套人马,由村党总支书记兼任合作社理事长,其他村“两委”成员及党员代表担任理事、监事,实现了合作社发展与村级事务、农民利益一体化推进,让党总支由经济发展的“后台”走向“前台”。目前,合作社已有13名股东,其中村“两委”干部10人,农机技术员3人。
探索多元发展,
让好产业释放振兴“动能”
水尾村党总支积极发挥党建引领优势,有效盘活村集体资源,因地制宜大力发展特色产业,在带动当地群众增收致富的同时,不断创收村级集体经济。成立水尾花椒专业合作社,投资30万元在老黑山村小组建设了3个10亩标准化花椒育苗基地,培育花椒苗20余万株,培育种苗全部免费提供给农户种植。引导288户农户种植花椒2200亩,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61户,种植花椒370余亩。争取上级资金120万元建成老黑山花椒特色产业收储烘烤加工厂,花椒产业逐渐规模化。2020年,村党总支领办的烤烟种植专业合作社投资212.48万元,建成老黑山生物质颗粒加工生产线,20座新能源烤房群,烤房和生物质颗粒加工生产线形成一条完整的产业链,服务大可乡12000亩烤烟种植户。生物质颗粒加工生产线通过向农户回收秸秆、木料等,带动200余农户,增加收入30余万元。2022年,水尾村集体经济收入达16.5万元。
规范运营管理,
让合作社成为振兴“车头”
在合作社的运营和管理模式上,充分发挥党总支引领产业发展的“火车头”作用,突出抓好农村“领头雁”培养工程,锻造组织力、战斗力、号召力强的村级班子。通过村“两委”会 、党员村民座谈会等形式,对村内土地资源开发利用、乡村规划发展方向、村合作社经营模式以及股份划分等进行深入研讨。同时,全面落实“四议两公开”制度,将村党组织领办合作社事项纳入工作范围,实行项目资金使用全过程监督。对合作社重大发展项目、重要经济合同以及大额支出、贷款债务等存在较大风险的关键节点,由乡党委、乡政府进行事前审核、提前把关,有效规避较大市场风险和资金挤占挪用等问题发生,确保合作社规范运营、行稳致远,成为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带领群众致富的“火车头”。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农民调研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敬胜胡同甲3号东侧;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