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云南农村干部培训基地“金平县现代产业发展专题培训班”一行45人到石林县西街口镇开展现场教学,实地考察了阳丰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西街口人参果分拣中心、路花人参果产业发展合作联社等建设情况。
一、加强组织建设,党建促高质量发展
在石林县委组织部和县“两新”工委的指导下,西街口镇成立了人参果行业党委,引导全镇51家人参果专业合作社、5家企业,采取“新媒体+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运营模式,变“坐等上门”为“主动敲门”,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销售模式,将成熟鲜果发往北上广深等高端市场,每公斤销售最高达80余元。
二、完善基础建设,产业规模不断壮大
通过整合各种项目资金,在西街口镇路花片区实施了人参果核心种植区基础设施提升项目,在绿水塘、糯衣片区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等项目。在西街口工业园区、路花核心区建设了高原农特产品分拣加工中心,引进德志农业、土果途合作社等企业对人参果分拣营销,进一步延伸人参果产业链。全镇人参果种植从零星3亩发展成为全国连片种植规模最大的人参果种植基地,2022年种植面积达10.19万亩,产量18.6万吨,总产值11.53亿元,平均亩产1.8吨,亩均产值1万元以上,带动3864户果农实现稳定增收,纯收入达8812元。2017年以来,全镇稳定脱贫户197户631人、监测户(含脱贫不稳定户)26户82人种植人参果户均增收23081元。
三、强化技术指导,产品质量不断提高
成立“人参果科技小院”,开展人参果杂交品种选育、多倍体育种、石漠化土地高产栽培、病虫害防治、抗逆性研究等一系列科研工作进行品种改良、培育扩繁人参果脱毒组培种苗,组织专业技术团队在人参果种植、病虫害防治等管理过程中给予技术指导,重点推广种植圆果2号。全年开展人参果种植技术培训、指导农户2386人次,人参果品质得到了极大改善。同时,在传统组培、育苗、扦插、落地种植的基础上,使用引蔓上架技术种植人参果,在精细化的管理下,一级果产果率达90%,产量从每亩1.8吨提高到4吨,产值从1万元提高到3万余元。
四、加大宣传力度,品牌影响力持续增强
西街口人参果先后荣获农业农村部特色农产品金奖、“中国人参果之乡”、 昆明国际农业博览会优质农产品奖和云南省名牌农产品称号,西街口镇和新木凹村被农业农村部认定为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并被农业农村部、财政部列为“全国农业产业强镇”加以扶持发展;“西街口人参果” 获得了国家地理证明商标,西街口镇认证了A级绿色食品人参果生产基地30800余亩;从事人参果产业的企业(合作社)有4家荣获省级示范社称号,5家荣获市级示范社称号,3家荣获市级龙头企业称号。
五、强化服务保障,社会体系不断健全
2021年“石林人参果”纳入昆明市地方性特色农业补助资金的统筹范围,全县完成人参果种植保险投保面积5.8万亩,其中西街口镇41862亩。2022年,动员农户购买人参果种植保险13714.17亩,1134户果农已获受灾赔付361万元,为全镇人参果产业发展壮大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加强了人参果产业抵御各类自然风险的能力。
六、产业发展强健,辐射能力不断增强
西街口镇逐渐发展形成石林县人参果核心种植区,辐射带动石林县及泸西、师宗、弥勒、陆良、宜良等县(市)总面积超过20多万亩的种植格局,带动省内干热河谷地区,如楚雄、西双版纳、文山、红河、保山等秋冬人参果种植,逐渐在省内实现人参果周年化生产。种苗销售到全省及甘肃、福建、海南等省外,西街口镇已成为全国乃至全世界最大的商品人参果种植基地、集散地和销售中心。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农民调研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敬胜胡同甲3号东侧;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