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报融媒记者 李灵越)一片秧盘整齐摆放、里面的秧苗郁郁葱葱……4月24日,在2023年全省水稻集中育秧技术培训班现场参观点位之一——台沃科技集团生产中心的一片水泥地面上,一个个成品秧盘吸引了大家的目光。
“传统育秧是在田里,受天气的限制比较大,还要平整秧田,费事费工。而现在,水泥地上也能育秧了。”台沃科技集团相关责任人现场介绍说,这是台沃研发的育秧配套技术“水稻工厂化智能育秧”——在有水源的保障下,就可以实现在平整的院坝、水泥地育秧。
该负责人告诉记者,以前如果遇到连续降雨天气,田里会产生积水,影响后续农事。现在在水泥地上育秧,不但没了这个烦恼,而且秧盘放在水泥地上育秧,气温比较平衡,湿度也更好控制,秧苗的病虫害也少一些。
除了省时省工、摆盘取秧方便快捷,在水泥地上育秧还具有节约耕地,不受土壤污染、酸碱度影响,节约水源,方便管理等优点。据介绍,传统育秧,一亩秧苗大约能栽种10亩水稻大田。通过新技术育秧只需667平方米,育出的秧苗大约可以栽100亩水稻大田。
据了解,台沃科技集团今年建成投产了省内规模最大、技术最先进的工厂化智能育秧工厂,具备年服务30万亩水稻大田所需秧苗的能力,这是我市水稻产业标准化、集约化生产的又一次实践突破。
今年全市计划水稻种植面积178.34万亩,水稻集中育秧面积将达到69万亩。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将依托台沃等龙头企业,在全市范围内大力发展集中育秧工作,积极探索新模式,蹚出新路子,实现全市水稻等粮食生产新突破。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农民调研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敬胜胡同甲3号东侧;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