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园综合体是依靠乡村资源,集现代农业、休闲旅游和田园生活为一体的多业态融合发展模式。通过延长乡村产业链,拓展二产、三产,实现三产融合,推动农业发展方式的根本性转变。田园综合体目前已成为乡村振兴的重要实践方式。
4月10日至28日,武汉市启动了10个市级都市田园综合体的创建交流活动。4月18日,武汉市10家市级都市田园综合体创建主体,农业农村部门相关负责人、文旅行业及市民代表走进黄陂区花乡茶谷都市田园综合体和木兰花乡田园综合体,通过考察、体验、培训、交流,谋划市级都市田园综合体加快提升。
花乡茶谷:以“茶”为媒茶文旅融合新模式
4月的花乡茶谷,春色迷人,茶香飘逸。碧绿的茶山,雾绕云牵。遍野的茶树吐出嫩芽,春茶采收正当时。
花乡茶谷的碧绿茶山周小平摄
花乡茶谷都市田园综合体位于武汉市黄陂区蔡家榨街。核心景区由四大区域组成,茶谷花道观赏区、半亩园休闲区、茶工坊文化体验区、有机茶生产区。茶谷中既有红梅,又有樱花、蔷薇、梨花、杏花、南极红,不同季节景观各异。
万树梅花万亩茶,花乡茶谷荣登武汉十大赏梅基地榜单。花乡茶谷也是武汉茶叶栽培历史最悠久、茶叶栽种面积最大、茶叶品种最多、茶叶品牌知名度最高的茶园,被誉为武汉第一茶乡。
可以说,该田园综合体将“花”与“茶”两大核心优势进行了深度融合,新建设了“茶在花中,花在茶里”的六大花园茶园。游客四季都能走在茶中、走在花里,近距离体验生态、自然的美丽风光。
作为引领“农文旅融合”开发新模式的典范,花乡茶谷都市田园综合体对茶产业与茶文化进行了深度提炼。不仅坚持做好原有的传统绿茶、红茶产品,还适应巿场新需求,打造出全新的花茶产品。同时,将花茶古法制茶工艺与景区体验式游乐项目相结合,令游客能够在花乡茶谷享受包括花园茶园观光赏花、茶叶采摘体验、花茶古法制作体验、有机茶品茶体验等特色项目的一站式、高参与性的茶文化深度游。使得“农业生产、农村生态、农民生活”三生同步,做到“建立乡村产业体系、培育文化主题、融合发展旅游”三位一体。
花乡茶谷都市田园综合体对项目区道路、照明、灌溉、污水处理等基础设施进行了全面升级,实现了花园茶园的全自动灌溉,打造智慧茶园;并且对项目区人居环境进行提升,助推美丽乡村建设。
花乡茶谷都市田园综合体带来的品牌效益与知名度,能够实现每亩茶园为当地农民增收15000元。此外,当地农民仅需按照都市田园综合体花园茶园标准对茶园进行种植与修剪,更可享受茶园承包费用减免的优惠,实现了都市田园综合体和当地农户的共赢。花园茶园不仅具有观光、赏花的功能,丰富了旅游资源,更带动了当地茶园增产、农民增收致富,实现“农业特色产业、农产品加工业、乡村休闲旅游业”三产融合的目标。
花乡茶谷田园综合体创建区总规划面积约5600亩,其中传统农业主导产业——茶产业核心区面积3300亩,花卉苗木种植区面积1000亩,项目总投资约1.4亿元。花乡茶谷都市田园综合体以茶产业、花木产业的生产及加工作为核心产业,乡村旅游休闲为支柱产业,核心产业与支柱产业相辅相成。项目产生的经济效益,能够达到每亩茶园年增产优质茶150斤、茶旅融合经济收入年增加4500万元、带动区域3万亩茶产业发展和农民增收、农业观光体验新增50万人次/年、田园综合体收入增加1.5亿元。
木兰花乡:农旅融合焕新颜夜间经济展活力
晚上,记者走进黄陂区木兰花乡田园综合体,徜徉在彩灯万盏、流光溢彩、古色古香的市井街区,仿佛沉浸式感受北魏时期的民俗风情。
在“木兰不夜城”入口处,一场《北魏盛世》大型歌舞在木兰广场上演,演绎花木兰与将士们载誉归来、举国欢庆的场景;舞台前方,大唐不夜城的同款“不倒翁”小姐姐在梦幻灯光中和游客互动。沿着木兰广场步入“东市里”,记者看到《木兰诗》的诗词灯串等众多木兰元素的呈现。而《木兰招婿》等互动式的演出,让现场不时传来阵阵“叫好声”。
除了表演受欢迎,游客还能品尝美食,购买特色商品,穿汉服拍照打卡,学习粗布制作技艺等。某餐饮店主是当地村民,她告诉记者:“木兰不夜城带动周边住宿、餐饮等行业,我们不用出去打工,就在家门口上班,照顾到家里,收入也不错。”
整个不夜城共有商户130余家,春节期间共计接待游客26.46万人次,综合收入达3600万元,直接、间接带动就业人数达2000余人,村民户均收入比同期增加2.2万元,村集体比同期增收7万余元。其中今年新增的60多家商户有30%都是本地村民。景区内的农村电商,将农户自产农产品在网上售卖,农户足不出户就能赚钱,日子也过得越来越红火。
除了夜游项目,当下木兰花乡的郁金香、油菜花等也已进入盛花期。游客可以白天赏花海,夜游不夜城。
木兰花乡田园综合体项目建设规模约5000亩,涵盖姚家集街道四个行政村,总投资2.1亿元。项目主要是依托木兰花乡4A级景区,打造农文旅融合发展平台。随着“木兰不夜城”一、二期项目的建成,标志着文旅版块已经成熟。下一步将全面启动农业四大版块建设。
一是建设现代数字农业中心。主要包含农特产品展销、智慧农业运营、农业科普教育培训三大平台。建成后可以将全市、全省的农产品通过线下展示,线上推广;二是打造集智能、采摘体验为一体的现代农业智慧大棚。主要包含智慧农业大棚、花乡农业嘉年华两大核心产品。以智慧农业生产方式保障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同时通过采摘体验使市民、游客更加了解当地知名农产品,以农促旅,以旅带农;三是发展智慧共享菜地和有机水稻种植基地。充分利用好农村闲置的土地资源,全面实现农业产业的增收;四是建设北门循环农业数字中心,集农产品加工、仓储、物流一体化。
作为武汉市唯一的省级“万企兴万村”行动实验项目,木兰花乡田园综合体坚持农业底色,坚持联农带农,让农户农民充分参与受益,充分体现武汉现代农业底色、文旅融合特色、环境生态绿色、农民增收本色,推进三产融合,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能。
附件:
站所收集的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农民调研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敬胜胡同甲3号东侧;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