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首页 > 资讯动态 > 重庆各地多措并举 打好春季农业生产“第一仗”

重庆各地多措并举 打好春季农业生产“第一仗”

发布时间:2023-04-10 作者:佚名 来源:惠州市农业农村局网站

  为提升粮食及重要农产品的保供能力,各地正紧紧抓住春耕好大时节,通过推广育秧新技术、恢复耕地面积等手段,努力打好春季农业生产“第一仗”。

  在綦江区篆塘镇珠滩村,工厂化育苗棚里的秧苗已经冒出头来。据了解,传统人工育秧效率比较低,遇到极端天气,秧苗成活率不高。采用工厂化集中育苗棚可以对水、肥、温度进行精准控制,一般一个月内就能出苗。重庆市盈益农业有限责任公司技术顾问封安发说,气候不管有什么变化,对于苗床发芽数和苗子没有很大影响,而且又可以节约人工,减少种子的损失。

  在永川,当地将水稻旱育秧新技术培训送到田间地头,技术人员结合实际操作演示,让村民们快速掌握这一新技术。在万州,当地农技部门正大力推广叠盘暗室育苗技术。在高温高湿的暗室里,秧苗48小时就能进入立针期,在缩短育秧周期的同时还能培育壮苗。

  万州区甘宁镇冠丰村种粮大户李达山告诉记者,比以前旱地育秧方便多了,原来要40多天出苗,现在只需20多天,比原来长得壮,长得齐。万州区农技站站长周伟介绍,今年预计播种水稻47万亩,现在育秧正在有序推进,已经完成了60%左右的育秧,为全年水稻播种打下坚实基础。

  为有效遏制耕地“非粮化”,今年,涪陵区马武镇积极引进种植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社等经营主体流转撂荒田,让“荒田”变“良田”,为春耕生产提供坚强保障。涪陵区马武镇惠民社区村民卢远洋说,现在发展玉米和大豆套种,另外还有200多亩的水稻,现在也开始育苗了。涪陵区马武镇农业服务中心主任傅孝强透露,全镇共有耕地面积9.5万亩,其中撂荒地复耕2100余亩,目前大春的播种量达到了80%以上。

  眼下,重庆多种经济作物也进入春种春管关键时期,丰都、铜梁等地通过积极发展仔姜、桑树种植,持续带动农户增收。

  重庆市雨汩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陈双权测算,这个生姜一亩的产量达到一万斤以上,按目前行情来说,一亩地至少可能达到1.5万至2万元的利润。

  


原文链接:http://nyncj.huizhou.gov.cn/zwzc/xwzx/gnyw/content/post_4947975.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农民调研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农时代农业技术研究院主办|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农民调研网 nmdy.org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019387、010-80440269、010-69945235
监督电话:18516948318,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敬胜胡同甲3号东侧;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邮箱: qgsndy@163.com 客服QQ : 2909421493 通联QQ : 213552413
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
北京中农时代农业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