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首页 > 各地动态 > “望天收”变“不愁收”

“望天收”变“不愁收”

发布时间:2023-04-10 作者:佚名 来源:濮阳市农业农村局

  “听说今天要试水,我一大早就来了。”3月15日,禹州市文殊镇文殊村村民王端拉着水管和铁锹来到地头,村干部段彩凡熟练地打开水龙头,清水顺着水管流进农田。

  这是文殊村高标准农田项目试水试压的场景。当日,工人逐一检查项目配套安装的160个水龙头,排查有无漏水、损坏情况。该村高标准农田项目于2022年3月启动实施,历经一年紧张推进,目前已进入收尾阶段,即将投用。

  “装上垫片,螺丝一定要拧紧。”该项目十二标段施工方负责人陈明叮嘱工人,“当下,是小麦拔节生长的关键时期。为不影响春管,工人加班加点对所有水龙头进行排查检修。”

  文殊村有一口20世纪70年代建成的灌溉水塘。该村高标准农田项目对泵房、管道进行改造,成功将数十米落差的水抽进水塘。“我们村的这口塘已经有30多年没存过水了,以后再旱也不愁没水浇地了。”该村老党员席怀玉感叹道。

  从“望天收”到“不愁收”,文殊镇1万多亩农田焕发出新的生机,消除了7个村庄数千户群众的心病。远远望去,一块块农田平坦整齐,一条条田间小路纵横交错,田地里的农户正忙着浇水、锄草,一派“粮”辰美景。

  “我们村田间地头不超百米就有一个水龙头,方便群众春灌,今年的小麦产量一定远超往年。下一步,我们将加强灌溉项目日常管护,让灌溉省时更省心。”谈及今年小麦收成,文殊村党支部书记赫爱红信心十足地说。

  文殊镇分管高标准农田项目的负责人陈庚义说:“以往,‘鸡窝地’零碎,机械操作难度大;如今,高标准农田改造提高了机械化水平,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农作物产量,每亩地能为村民多带来200元至300元的收入。”

  “下一步,我们将围绕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在建设高标准农田的基础上,以党建引领发展特色产业,唱好产业兴旺‘重头戏’,为乡村振兴蓄势赋能。”文殊镇党委书记王志勇说。


原文链接:http://nyncj.xuchang.gov.cn/xcny/20230324/2e216d53-cca5-4c96-ab77-c069c8ab3d8c.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农民调研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农时代农业技术研究院主办|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农民调研网 nmdy.org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019387、010-80440269、010-69945235
监督电话:18516948318,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敬胜胡同甲3号东侧;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邮箱: qgsndy@163.com 客服QQ : 2909421493 通联QQ : 213552413
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
北京中农时代农业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