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持续推动“三抓三促”行动走深走实,深入推进“书香机关”建设,3月27日,市农业农村局举办了以“最是书香能致远 饱览群书促提升”为主题的2023年第一季度读书分享交流会,交流会由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张小雷同志主持,局属各单位分管党建负责人、局机关全体干部职工参加。
交流会以青年干部慕思琦同志朗诵朱自清的散文《春》拉开序幕,接着包维哲同志以“带着泥土味儿追光”为题,交流了阅读《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心得体会,从“志存高远、刻苦学习、脚踏实地、真心为民”四个视角品读习近平总书记带着泥土味儿追光的知青岁月。从小故事中读出大道理,从口述史中洞察大时代,从奋斗史中汲取大智慧。号召大家追随总书记的足迹,从中汲取到榜样的力量,始终坚守初心、坚定理想,在不懈奋斗中创造未来,勇做走在时代前列的奋进者、开拓者、奉献者,如总书记那样,身上带着泥土味儿追光,赢得百姓的真情赞扬。
褚娜娜同志以“传承红岩精神 赓续红色血脉 争做新时代新征程上的奋斗者和追梦人”为题,分享了阅读《红岩》有感,深入剖析了红岩精神内涵:坚如磐石的理想信念、艰苦卓绝的凛然斗志、百折不挠的浩然正气。“我宁可坐牢而死,也决不跪着爬出去”“我只要一息尚存,誓为保卫真理而抗争”等书中的经典名句,坚定了在场每一位党员干部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共产主义的信念。
于珂薇同志交流了阅读杨绛先生《我们仨》的感悟,有一种令人向往的陪伴的爱情叫“杨绛和钱钟书”,有一种感人至深的亲情叫“我们仨”。他们一家三口从风雨飘摇的民国一路走来,经历过奔赴国难、沦陷上海、各种政治运动,但一家人相守相依,不离不弃,期间更有他们温暖有趣的家庭生活,“世间好物不坚牢,彩云易散琉璃脆”,我们只能珍惜现在,活在当下,珍惜我们所爱的人。
潘峰同志分享了自己阅读《傅雷家书》的体会,见字如面,每次家书都是绵绵不休的陪伴;以爱之名,家书沟通出一位父亲的期许与忏悔,而孩子能给的便是理解;纸短情长,我们需要怀着本真、多写书信,来为这个快节奏的时代增添珍重情意。
分享交流环节后,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张小雷同志为五名分享交流干部赠送了经典书籍,鼓励引导全体干部职工多读书、读好书。并结合分享交流活动,对下一步组织开展好读书学习提出三点希望。一要凝聚思想共识,把讲政治贯穿读书学习全过程。始终坚持政治引领,着眼于新时代新使命新任务,多读思想之书、历史之书,从历史与现实、国内与国外比较中读出“四个自信”。坚持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认真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原著,从党的非凡历程中领会马克思主义是如何深刻改变中国、改变世界,深化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认识。学好用好《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纲要》、习近平《论“三农”工作》等重要论述,在学懂弄通上下功夫,切实做到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二要坚持信念担当,把读书作为工作生活的重要内容。希望广大干部职工要全方位、多角度阅读最经典的书、最实用的书、最有趣的书,广泛学习政治、文化、历史、社会、科技等方面知识,把读书当作一种生活方式,一种人生乐趣,持之以恒,坚持不懈,陶冶情操,提升修养。坚持“每天读1小时书、每季度读1本书、每半年提交1篇读书心得体会”目标,制定个人读书计划,认真撰写读书笔记,形成主动学习的良好习惯。坚持把学习交流贯穿于读书活动全过程,在交流中深化理解,转化为推动工作的不竭动力。三要提高履职本领,把学习成效转化为建设农业强市的生动实践。首先要善读勤用,在读书过程中不断向实际求知,向群众求策,边学边思,边思边行,在多读多听、多想多问中形成正确思路,作出科学判断,发出精准声音,切实读出过硬履职素养。其次要恒读活用,读书学习需要坚持,也贵在持之以恒。按照“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原则,有针对性地学习掌握履行岗位职责应读、必读的各种知识,增加履职本领。各单位、各科室要结合自身业务,系统学习涉农法律法规,提高法治思维和依法行政能力;加强专业知识学习,加快知识更新、加强实践锻炼,努力成为干好工作的行家里手;加强农业前沿经济理论学习,及时了解国际国内、省内省外农业前沿动态,准确掌握国情、省情、市情、农情,正确把握市场经济条件下农业农村经济发展规律,主动用更高视野审视庆阳农业发展,锻造运用经济知识发现问题、指导工作的本领。最后要注重成果转化,自觉把读书活动与工作实际相结合,及时总结读书交流中形成的新观点、新启示、新方法,作为创新开展工作的“金点子”,真正把读书成果转化为建设农业强市的强大动力。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农民调研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敬胜胡同甲3号东侧;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