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全面贯彻落实省市“三抓三促”行动部署要求,开春以来,庆阳市农业农村局认真贯彻全省农资打假专项治理行动视频会议精神,坚持“标本兼治、打防结合、属地管理”原则,周密部署,提早动手,以种子、农药、肥料为重点,强化执法检查,全面清理整顿农资生产经营主体,严厉打击经营假劣农资违法行为,确保农民群众用上放心种、放心药、放心肥。
一、紧盯关键农时,强化安排部署。为确保春耕生产农资安全稳定供给,庆阳市农业农村局成立了全市春季农资打假工作领导小组,建立主要领导负总责、分管领导抓部署、执法人员抓落实的工作机制。先后制定印发了《全市春季农资打假专项治理行动实施方案》《2023年全市“春季农资打假护农百日行动”实施方案》《关于开展全市春季农资打假专项治理行动的通知》《关于进一步加强禁限用农药管理的通知》,对春季农资市场执法专项治理行动进行全面安排部署,细化工作措施,确保农资市场执法活动取得实实在在效果。
二、聚焦重点领域,开展培训宣传。围绕“三抓三促”行动部署要求,深入学习农业执法领域法律法规及业务知识,开展专项培训,全面提升执法人员和经营主体素质。一是提升执法人员素质培训。组织执法骨干对市级农业执法人员开展专项培训,全面提升执法技能和办案水平。开展新型执法装备培训和军训“大练兵”活动,邀请执法装备厂家工程师,对新购置执法装备的使用方法、主要功能、参数设置及界面应用等,从理论讲解和视频操作两方面对全体执法人员进行培训。二是强化经营主体培训。在市委党校,组织执法骨干对西峰辖区150余名种子、肥料、农药等农资经营人员进行法律法规知识培训,全面提升农资经营人员守法、诚信经营意识。目前,全市累计开展执法培训11期,培训经营主体责任人610人(次),签订《肥料生产经营承诺书》《农药经营承诺书》《种子生产经营承诺书》400余份。三是加强农民群众培训。充分利用科技下乡活动和高素质农民培训活动,举办普法活动68场(次),出动宣传车辆6辆,悬挂横幅30余幅,发放假劣农资识别手册、农药使用注意事项、限制使用农药清单等宣传资料8200余份,咨询群众1695人(次),切实提高农民群众识别假劣农资水平。
三、突出关键环节,加强执法调度。一是强化执法检查。启动全市春季农资打假护农百日行动,3月13日至17日,组织市级农业执法人员成立四个督查组分赴八县区,围绕种子、农药、肥料等农资,重点对农资批发市场、专业市场、运销大户、乡村流动商贩以及具有多次违法行为记录被列入重点监控名单的生产经营单位和个人开展执法检查。目前,全市共出动执法车辆142台(次),出动执法人员522人(次),检查农资经营门店921家(次),检查农资市场9个,现场查获假劣农药1168瓶(袋、盒),未登记、包装标识与登记内容不符肥料2203袋,排查安全隐患37起,发放责令整改通知书52份。二是加强农资储备调度。成立市级农资保供工作专班,建立周调度制度,切实备足春耕生产“物资库”。从1月份起,重点对玉米、马铃薯、大豆等春播农作物种子及化肥、农药、农膜等农资储备情况实行周调度。目前,全市储备化肥22.44万吨、农膜1.46万吨、商品有机肥28.74万吨、农药168.93吨,分别占需求量的101%、100%、100.3%和100.3%;储备玉米种子6878吨、大豆种子1189吨、马铃薯种薯5.326万吨、春小麦种子200吨、其他农作物种子647吨,分别占需求量的103.9%、100.3%、100%、100%和100%。全市农资储备充足,能够满足春耕生产所需。三是开展农资价格调查。组织农业执法人员先后2次对全市农资储备及主要农作物种子、化肥、农药等农资价格开展调查。目前,除个别农资较上年同期略有上涨外,大部分农资价格基本平稳。
下一步,庆阳市农业农村局以“三抓三促”行动为契机,持续强化农资市场执法检查和监管力度,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农资产品等违法行为,全力维护安全、稳定、有序的农资市场秩序,切实保障农资市场安全和农业生产安全。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农民调研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敬胜胡同甲3号东侧;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