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首页 > 资讯动态 > 开展经营主体贷款贴息 助推农业产业发展壮大

开展经营主体贷款贴息 助推农业产业发展壮大

发布时间:2023-04-01 作者:佚名 来源:庆阳市农业农村局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是加快农业产业转型升级、保障农业稳产增产、带动农民稳定增收的中坚力量。近年来,庆阳市坚持以放大财政资金扶持效应作为培育壮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关键举措,统筹谋划部署,强化政策支持,创新扶持方式,优化支出结构,全力提升财政资金撬动作用,持续促进优势主导产业提质增效。

  一是制定贴息办法,优化操作流程。按照“突出重点、公开透明、额度控制、即贷即贴”的原则,根据全市农业产业发展实际,结合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数量和投融资需求,制定印发了《庆阳市财政扶持农业产业发展贷款贴息办法》,确定全市每年安排1亿元(市级2000万元,8县区各1000万元)农业产业发展资金,专项用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贷款贴息。同时结合工作实际,制定了《庆阳市财政扶持农业产业发展贷款贴息操作流程》,建立了农业农村、财政、金融部门协同配合,市、县、乡三级同步推进的贷款贴息工作机制,进一步规范贴息程序,优化贴息流程,提高贴息效率,确保贴息资金真正发挥农业用途。

  二是聚焦优势产业,突出关键环节。以“牛羊猪鸡,果菜菌药”优势主导产业作为重点扶持领域,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用于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农产品收购、农资农机购买、农产品加工生产设施建设、仓储及冷链物流建设、农业品牌培育、农业科技研发和新品种引进等农业生产关键环节的固定投资和流动资金贷款实行贴息补助,切实发挥财政资金杠杆作用,有效降低农业经营主体融资成本,加快主导优势产业延链、补链、强链,实现产业规模扩张、质效提升。

  三是明确贴息主体,摸排融资需求。坚持抓大不放小,将庆阳市辖区内依法依规注册、登记(备案)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种养大户等四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全部纳入贴息范围,支持扩大规模、提升质效,实现不同规模主体同步培育、梯次发展。同时,积极开展经营主体融资贷款需求排查摸底,对全市经营主体贷款需求、融资困难等情况进行摸排汇总,并推送金融部门争取融资贷款。截止到三月底,全市共有52个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融资贷款需求16.85亿元。

  四是制定贴息标准,分类施策补助。贷款贴息实行“即贷即贴”,以三年为一个周期,周期内贴息金额按年度分段核算兑付,贴息利率以经营主体实际贷款利率为准。同时,为了提振经营主体发展产业信心,调动社会资本投入积极性,将经营主体贷款划分为新建投入和改扩建投入两种类型,新建农业产业化项目贷款分年度确定贴息比例,第一年全额贴息,第二、第三年均按照70%比例贴息;改(扩、续)建农业产业化项目三个年度全部按照70%比例贴息。同一经营主体年度贴息原则上不超过300万元。

  五是开展定期调度,严格资金管理。采用定期排查和随机抽查相结合的方式,对贴息主体贷款资金使用情况、项目建设进度和产业发展提升等重点环节开展全过程绩效管理评价,确保资金使用规范、用途合理。建立“月调度、季排名”工作机制,围绕县级贴息资金配套落实、贷款经营主体数量、贷款用途及贴息资金总额等情况,对各县区贷款贴息工作开展定期调度,及时掌握全市贷款贴息工作进展,总结推广典型做法,研判分析存在问题,完善修正推进措施。

  


原文链接:http://nync.zgqingyang.gov.cn/xwzx/gzdt/bsny/content_245428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农民调研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农时代农业技术研究院主办|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农民调研网 nmdy.org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019387、010-80440269、010-69945235
监督电话:18516948318,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敬胜胡同甲3号东侧;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邮箱: qgsndy@163.com 客服QQ : 2909421493 通联QQ : 213552413
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
北京中农时代农业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