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首页 > 农民调研 > 我市粮食产业链2023年第一季度联席会议召开

我市粮食产业链2023年第一季度联席会议召开

发布时间:2023-03-25 作者:佚名 来源:襄阳市农业农村局

  

  

  

  为进一步增强我市粮食产业核心竞争力,加速推进我市优质稻米、优质小麦全产业链建设,3月22日,我市召开2023年粮食产业链第一季度联席会议。市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市粮食产业链链长胡勇出席会议并讲话。

  会上,市农业农村局,市招商局,各县市区粮食产业链链长对2022年粮食产业链工作情况进行了总结回顾。去年,我市全年粮食生产面积1188万亩,总产93.87亿斤,实现种植环节产值达到100亿元以上,加工产值约640亿元,全产业产值达到740亿元以上,同比增加15%。去年6月,“襄阳大米”区域公共品牌正式发布,并荣获湖北省第四届地理标志大赛优秀公用品牌奖。

  过去一年,全市上下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决策部署,克服疫情不利因素,在逆境中推动粮食产业链建设取得明显成效,但是,我市粮食产业发展仍存在龙头企业不大不强,品牌影响力不强,粮食精深加工不足等问题。

  胡勇指出,粮食产业链作为我市十大农业产业链的第一链,要坚决扛起第一链的责任,抓住产业链发展的关键环节,精准把握产业链发展重点任务,加快推进粮食产业链高质量发展,助力全市十大农业产业链成势见效。

  胡勇要求,要在筑牢粮食安全底线上下功夫。严格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落实国家新一轮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行动,抓紧抓好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底线。

  要在建设产业基地上下功夫。要以高标准农田建设为契机,打造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优质大米生产示范基地,要引导龙头企业以“公司+新型经营主体+农户”模式发展订单生产。

  要在培育壮大龙头企业上下功夫。持续推进“产能、产量、科技、品牌、法人治理能力”五大提升行动,加快培育出市场占有率高、品牌影响力大、联农带农作用强的粮食加工龙头企业。

  要在做响做优品牌上下功夫。要增强品牌意识,强化“链”式思维,讲好襄阳大米品牌故事,以最大力度提升品牌知名度、影响力。

  要在延链补链强链上下功夫。要提高精深加工能力,培育形成粮食种植、订单收购、仓储物流、食品加工、农副产品综合利用的完整产业链条。要依靠科技培植发展后劲,鼓励企业积极承担国家、省级科研项目,促进产、学、研、用融合发展。

  要在招商引资上下功夫。要瞄准大商强企招商,形成招来一个引来一群,吸引上下游企业集聚襄阳,推动产业简单承接向产业转型升级转变。要提高招商引资竞争力,深挖各县(市、区)在资源要素、产业基础等方面比较优势,找准产业定位,组织招商分队进行差异化招商。

  胡勇强调,各地、各部门要深化责任意识、优化工作作风、强化要素保障,动员多方力量,做好产业链后续发展保障工作,全力快速推进粮食产业链建设。

  


原文链接:http://nyncj.xiangyang.gov.cn/zxzx/gzdt/202303/t20230323_3176803.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农民调研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农时代农业技术研究院主办|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农民调研网 nmdy.org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019387、010-80440269、010-69945235
监督电话:18516948318,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敬胜胡同甲3号东侧;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邮箱: qgsndy@163.com 客服QQ : 2909421493 通联QQ : 213552413
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
北京中农时代农业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