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首页 > 资讯动态 > 湖北省科技服务优质稻米产业链“515”行动研讨会在我市召开

湖北省科技服务优质稻米产业链“515”行动研讨会在我市召开

发布时间:2023-03-25 作者:佚名 来源:襄阳市农业农村局

  

  

  

  

  为深入研讨科技助力水稻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有效途径,精准服务湖北优质稻米产业链建设,3月22日,湖北省科技服务优质稻米产业链“515”行动(协同推广)产业体系以“科技赋能、问稻湖北”为主题的研讨会在我市成功举办。

  

  会上,优质稻米产业链“515”协同推广项目的种粮一体化团队、稻田稳粮增效团队、功能稻米创制团队、稻菇生态循环团队、稻渔立体高效团队的专家围绕水稻产业科技协同推广成效和产业技术研究成果依次进行了汇报交流,与会行业专家,部分水稻生产市(县、区)农技推广中心负责人以及协同推广项目实施主体负责人围绕科技服务优质稻米产业链发展进行了研讨交流。

  襄阳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党委书记王文建在研讨会上代表稻菇生态循环团队作专题报告,全市大球盖菇种植面积960亩,其中稻菇轮作生态循环种植模式面积470亩。亩平消耗秸秆5吨,带动秸秆还田率1:10以上,共消耗水稻、玉米等农作物秸秆近5000吨,相当于1万亩农作物产生的秸秆量。目前稻菇模式已被省农业农村厅列为主推技术,全省示范推广面积1.3万亩。

  省农技推广总站站长万训指出,要集成创新扬优势,持续推进湖北水稻绿色高质高效生产;要突出问题导向,协同推广补短板,不断推动全省水稻产业高质量发展。

  项目技术首席华中农业大学黄见良教授要求,各地要积极探索“水稻+”绿色高效种植模式,将不同内容、不同形式的种养结合在一起,实现社会、经济、生态效益的共赢,让“水稻+”这一全产业链条能够延伸得更远。要注重科技创新,瞄准我省稻米产业发展的瓶颈问题和突出短板,实施“产学研推企”精准对接,开展全产业链联合创新,加速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应用。要通过扩大优质品种种植规模,加强复合化种养、标准化生产、产业化经营、精深化加工、品牌化运作、全程化监管,加快推动湖北大米由“好米”变为“名米”,提升品牌知名度和附加值,提高市场占有率和竞争力。

  

  活动期间,与会代表们实地观摩了襄州区张威农作物种植专业合作社大球盖菇种植加工基地、湖北绿神农业科技公司稻菇轮作生态循环模式示范基地、襄阳丰盛杰粮油有限公司稻米加工车间,深入了解稻菇轮作生态高效种植模式及产业化加工和优质稻米加工相关产品。

  襄阳市农业农村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郭文强出席活动并致欢迎词。

  


原文链接:http://nyncj.xiangyang.gov.cn/zxzx/gzdt/202303/t20230323_3176510.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农民调研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农时代农业技术研究院主办|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农民调研网 nmdy.org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019387、010-80440269、010-69945235
监督电话:18516948318,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敬胜胡同甲3号东侧;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邮箱: qgsndy@163.com 客服QQ : 2909421493 通联QQ : 213552413
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
北京中农时代农业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