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2日,我市召开粮食产业链第一季度联席会议。市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胡勇在会上强调,要在筑牢粮食安全底线、建设产业基地、培育壮大龙头企业、做响做优品牌、延链补链强链以及招商引资上下功夫,保障粮食产业链高质高效发展。
据悉,去年我市克服疫情、旱情等不利因素,全年粮食总产量达93.87亿斤,2家企业成功入围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粮食产业规上企业新进10家,在龙头企业培育上走在全省前列;累计为市场主体争取资金3500多万元,对粮食产业企业贷款余额61.52亿元,“襄阳大米”“丰庆源”“长英”“落花潭香米”等一批品牌叫响,全年粮食产业链签约项目58个,投资额253.1亿元。
如何发挥资源优势,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胡勇要求,要在筑牢粮食安全底线上下功夫,确保粮食种植面积稳定在1188万亩以上,粮食产量保持在95亿斤左右,做好藏粮于地;积极实施国家新一轮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行动,推广优质品种和丰产轻简高效种植技术,加快推进高标准农田及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提升粮食全程机械化水平,做好藏粮于技。在建设产业基地上,以高标准农田建设为契机,在引丹、三道河、熊河三大灌区和汉江沿岸等水稻主产区建设优质水稻生产基地250万亩;以龙头企业建设引领产业发展,并在做响做优品牌上下功夫,推动粮食产业链向价值链高端延伸,不断提升区域公用品牌和企业品牌的溢价水平。
对于延链补链强链,胡勇强调,一方面,要提高精深加工能力;另一方面,要依靠科技培植发展后劲,促进产、学、研、用融合发展,发挥科研支撑产业作用。同时,在招商引资上下功夫,瞄准大商强企招商,提高招商引资竞争力,以强烈的责任意识,抓紧抓实各项重点工作,保障粮食产业链高质高效发展。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农民调研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敬胜胡同甲3号东侧;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