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首页 > 资讯动态 > 从“土专家”到“新农人”

从“土专家”到“新农人”

发布时间:2023-03-25 作者:佚名 来源:武汉市农业农村局

  

  走进水网密布的江汉平原,令人惊叹不已的,不仅有被誉为当地乡村产业振兴“一号工程”的虾稻产业,还有不断引领新潮流的“新农人”。

  尤其在众多年龄已经“奔六”的“新农人”身上,记者看到了与过去刻板印象中“出大力流大汗”“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伯伯”截然不同的一面。

  他们有的住在城里,早上开着私家车来下田,“通勤”时间半小时;有的每天在手机上密切监控稻田水质,谈起pH值和溶氧量头头是道,很有“专家范”;有的给小龙虾补充乳酸菌、芽孢杆菌等益生菌,让它们“强身健体”,是养殖户中的“养生派”;有的退休后还能领退休金,享受农场里的“高工”待遇……老骥伏枥、志在千里,与传统农民相比,这些“新老农”更加与时俱进、更有创新思维,可谓是爱农业、懂技术、善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

  近年来,我们看到青年返乡任村干部,大学毕业生返乡升级传统产业,企业家返乡延链补链强链,各种外来力量为乡村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动力。在走访中,记者发现,更有越来越多的“土专家”“田秀才”也脱颖而出,他们头脑灵活、意识超前,善于学科技、敢于用科技,既有扎实的农业经验和手艺,又加入先进的种植理念和技术,展现出来的变革力和创造力,在希望的田野上创造出更多机遇和价值,是湖北近些年培育本土乡村振兴人才的一个生动缩影。

  “新农人”之“新”,不局限于年龄和资历,更多在于新视野、新格局、新面貌,还有新农具、新业态、新渠道。无论是老一辈还是新一辈,无论是“60后”还是“90后”,都对家乡的土地倾注了无限热爱,他们呈现出来的新点子、新技能、新意识,折射出的思想观念、生产方式、生活状态,跟着农村发展的步伐前进,跟着时代发展的脉搏前进,都是当之无愧的投身乡村振兴实践中的“新农人”。

  “新农人”是建设美丽乡村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关注“新农人”,更要呵护“兴农梦”。伴随农业由传统到现代的加速转型,农业规模化、专业化、集约化的发展需求,农民这个职业被赋予了更多新的内涵和期待。农业是一个大舞台,一个广阔无垠、大有可为的舞台,一个不断革新、阔步向前的舞台。让农民真正成为乡村振兴的主体,积极破解当前依然存在的一些现实障碍,才能为解答“未来谁来种地”的担忧之问、消除“回不去的故乡”的遗憾之思,提供更多可能性。

  附件:

   站所收集的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原文链接:http://nyncj.wuhan.gov.cn/xwzx_25/xxlb/202303/t20230322_2173684.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农民调研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农时代农业技术研究院主办|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农民调研网 nmdy.org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019387、010-80440269、010-69945235
监督电话:18516948318,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敬胜胡同甲3号东侧;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邮箱: qgsndy@163.com 客服QQ : 2909421493 通联QQ : 213552413
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
北京中农时代农业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