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首页 > 资讯动态 > “物联网+智慧农业”实现“云种菜” 白领夫妇返乡种菜致富成农业特色人才

“物联网+智慧农业”实现“云种菜” 白领夫妇返乡种菜致富成农业特色人才

发布时间:2023-03-25 作者:佚名 来源:武汉市农业农村局

  

  初春时节,在黄陂区六指街道刘湾村,可满意农业基地园区一派丰收景象。薯尖、芹菜、空心菜、小白菜、韭菜等作物长势喜人,把一个个大棚点缀得春意盎然。

  “现在正是春季时令蔬菜上市的好季节,每天都能采收800—1000斤,收益不错。”今年42岁的魏正辉,一边向长江日报记者讲解大棚蔬菜种植情况,一边和妻子廖小英整理刚采摘的蔬菜。

  眼前的魏正辉,曾经是一位在深圳IT行业打拼多年、年入近百万元的老板。从写字楼的白领到田间地头的农民,这个身份的转变,让周围很多人都很惊讶。

  不过,魏正辉却认为顺理成章,乡村振兴正如火如荼,农村广阔空间大有作为。经过十多年努力,他和妻子打造的300亩蔬菜智慧种植基地,通过现代农业精细化管理,年产蔬菜400余吨,结合“订单农业+生鲜配送”创收200余万元,打响了“可满意放心菜”这一品牌,自己也成了爱农业、懂技术、善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带动不少农户朝着现代农业产业方向发展。

  IT工程师返乡创业成特色菜种植能手

  3月13日下午,阳光正好,魏正辉戴着一顶草帽,套鞋上沾满泥土,在蔬菜大棚进行管护,一副地道的农民形象。

  1999年,魏正辉南下深圳从事电子行业,从底层做起,2007年成立了“深圳市可满意电子发展有限公司”,主营电脑相关附件产品,年收入近百万元。但一次偶然的返乡经历,让他和妻子的人生轨迹转向了乡村大地。

  “有次过年回家,看到村里空了不少荒地,挺可惜。和乡亲们聊种菜,大家都觉得收益很低。我想着我是学IT的,是不是可以把现代科技用到农业上,也许有意想不到的收获,带动大家增收。”魏正辉说,2012年初,他和妻子毅然决定回乡创业,在六指街道刘湾村流转土地300亩,成立“武汉市可满意农业”,当起职业菜农。

  起初,魏正辉引用“无土栽培技术”,从斯里兰卡进口椰康作为基质,从寿光购买大批营养钵、营养液、喷滴灌设施,自己研究调制营养液,但这样成本高、产出低,根本无法保证效益。之后,魏正辉又高薪聘请了山东技术员指导种植黄瓜,结果由于地域差异,亏损30余万元。

  “从电子行业转到农业,投资大,亏了不少钱,但一个男人,有事业心,敢闯敢干,作为妻子,我应该支持他。”廖小英介绍,种黄瓜失败后,她和魏正辉一起分析,要想种蔬菜赚钱,必须种出特色。

  2015年,一次偶然的机会,魏正辉看到附近乡亲种苕尖卖价很高,他专门跑到区蔬菜站咨询苕尖的相关种植技术。经过黄陂区蔬菜站专家指导、推荐优良品种,他开始种植大棚苕尖,一个大棚的苕尖种苗就卖了5000多元,成了种植能手。魏正辉尝到了甜头。

  小小苕尖,行情最好时,一天能卖一万元。从2017年开始,魏正辉扩种了一百多个苕尖大棚,每年从春节后到10月都能采摘,每批苕尖经过蔬菜农残检测合格后再上市,保证绿色环保的品质,广受市场青睐,供不应求。

  “物联网+农业”让种植更方便高效

  “种菜要种‘特色菜’,‘智慧’种菜更重要。”走进可满意农业蔬菜种植基地,处处充满着现代农业气息。不仅有科技感满满的农业装备,还有不断引领现代农业新潮流的“新农人”。

  在基地电视展示屏上,可以看到每个大棚蔬菜的管理、生长情况。办公室内,魏正辉夫妇正通过手机对大棚进行通风、浇水、施肥等情况在线管理操作。“我们大棚从2017年就开始了物联网升级改造,改造后的大棚种植省时又省力,产量和质量还提高不少。”

  “智慧‘云种菜’有诸多好处,我在家通过手机就可以实时查看棚内温度、湿度、二氧化碳、光照等环境状态,结合物联网,基地建设了水肥一体化系统,实现自动化灌溉。”魏正辉介绍,下一步,他打算在基地设立“云监管中心”,和手机联网,一旦棚内温度、湿度过高,智慧农业系统会自动发出警报,方便他随时调整大棚环境。同时,通过监控系统,对所有大棚进行编号,实时获取大棚监控画面,全天候查看蔬菜长势,起到安防作用。

  “物联网+农业”不仅让蔬菜产业化种植更方便、高效,还大大节约了人力、时间。

  “我们一人可管理几十个大棚,喷灌补水时间也可从大半天缩减至30分钟,产量可提高20%,实实在在尝到了智慧农业带来的好处。”魏正辉说,未来他打算流转更多土地,扩大种植规模,“我们想打造一个农文旅综合性基地,同时专心种3—4个成熟的蔬菜品种,严抓质量,打造‘可满意让客户满意’的放心品牌。我坚信,农业特色人才在武汉乡村有奔头,干农业很有甜头,人生梦想正在家乡这片土地上实现”。

  附件:

   站所收集的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原文链接:http://nyncj.wuhan.gov.cn/xwzx_25/whsn/202303/t20230322_2173788.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农民调研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农时代农业技术研究院主办|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农民调研网 nmdy.org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019387、010-80440269、010-69945235
监督电话:18516948318,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敬胜胡同甲3号东侧;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邮箱: qgsndy@163.com 客服QQ : 2909421493 通联QQ : 213552413
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
北京中农时代农业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