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之计在于春,一年好景在春耕。2023年,晋中市坚持把保障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作为头等大事,贯彻落实中央、省决策部署,“五抓五保”,全力打好春耕备耕主动仗。
一是抓责任保面积。市委农村工作会议上市政府向 11个县(区、市)颁发了2023年度粮食安全等农业农村重点工作任务书,将粮食播种面积378.9万亩、产量30.9亿斤,大豆播种面积12.7万亩,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面积7万亩的目标任务分解到县,并将此纳入2023年乡村振兴实绩考核内容,进一步提高11个县(区、市)的政治意识、责任意识,实现稳面积、扩产能。
二是抓农资保春耕。与相关部门协同配合,设立农资值班调度电话,重点监测生产企业、农资市场的种子、化肥、农药批发价格和零售价格,关注农资质量和供应变化情况,确保了农资供应充足。定期调度,及时排查掌握种子、化肥、农药在生产、使用、流通等环节的难点卡点,协调缓解农资供应紧张情况。据农业农村部门摸底,2023年全市春播意向面积420.5万亩,其中粮食播种面积370万亩,较上年略增,截至目前,全市已储备种子8000吨、化肥10万吨、农药600吨,努力确保全市春播农资即用即买、足量供应。
三是抓政策保热情。坚决落实耕地地力保护补贴、农机购置补贴等政策,目前已下达地力补贴2.46亿元,争取农机购置补贴4546万元,及时下拨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1400万元、小麦“一喷三防”资金20万元,“双包三联”服务组开展科技进村入户服务活动,宣讲惠农政策,推广科学种田技术,调动农民种植积极性。
四是抓项目保增产。市、县开展单产攻关田创建,市级重点开展寿阳玉米、介休小麦、榆次谷子、和顺马铃薯、榆社大豆单产攻关,各县(区、市)根据优势产业分作物开展单产提升行动,通过打造高产样板田,示范带动全市农作物单产提升;以建设有机旱作粮食丰产区,加快实用技术推广为导向,建设4万亩玉米有机旱作生产基地,2个有机旱作科研基地;发挥社会化服务组织作用,搞好托管服务,严把整地、施肥、选种、播种“四关”,实现增产增收。
五是抓监管保安全。开展“农产品质量保安全百日行动”,对农村城乡结合部、农资经营集散地、种养殖生产基地、农产品主产区重点区域,以种子、农药、肥料、农产品等为主的重点品种和以生产、销售为主的重点环节进行全方位安全排查,对于发现的安全问题采取“零容忍”态度进行严厉打击,发现一起,查处一起,截至目前,已出动执法人员50余人次,检查各类生产经营主体10家,立案3起,为我市春耕备耕保驾护航。
下一步一是全面铺开春耕备耕工作。结合十年九旱的自然气候特点,广泛宣传群众、发动群众,消除等待观望心理,尽快启动水利设施,投入一切可出劳力,全面铺开以保墒蓄水为目标,以耙耱、磙压、浇水为关键措施的抗旱保春播保全苗工作。
二是加强小麦返青管理。目前,全市小麦已进入返青期,要结合不同苗情特点,搞好分类指导管理,通过划锄通气、促根下扎,浇水施肥、促弱转壮,搭好夏粮丰收架子。
三是做好灾害预警防控。密切关注春季重大天气变化,做好“农业气象信息”预警发布,未雨绸缪防范灾害风险。
种植与种业管理科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农民调研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敬胜胡同甲3号东侧;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