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日,全省早稻生产工作座谈会在监利召开,要求用粮食产业经济思维、稻米全产链思维、大食物观思维去抓双季稻生产,并就推进双季稻生产作出部署。
会议指出,发展双季稻稳定粮食生产已刻不容缓。2022年,全省共投入项目资金9000万元,在部分县(市、区)实施双季稻轮作试点。监利作为产粮大县被列为试点县之一,获得1800万元项目资金,占全省试点资金五分之一。在双季稻生产基础较好的黄歇口、周老嘴等6个乡镇,实施双季稻轮作面积12万亩,其中早稻6万亩,双季晚稻6万亩,带动监利双季稻面积增加4万亩,项目区双季亩产918公斤。2023年,监利将扩大试点范围和面积,在11个乡镇实施双季稻轮作面积22万亩,同时配套推进监利大米品牌创建工程,全方位提高复种指数,优选粮食品种,提升粮食品质。
会议要求多措并举提高双季稻质效,坚持用粮食产业经济思维抓双季稻生产,培育壮大粮食产业主体,增强粮食主体创新动力,优化产业发展方式;用稻米全产业链思维抓双季稻生产,优选品种、严控品质、打造品牌、推进标准化生产;用大食物观思维抓双季稻生产,充分挖掘早稻多功能性和优势特点,进行精深加工,提高生产效益。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农民调研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敬胜胡同甲3号东侧;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